台灣社社長張炎憲今(15)日主辦「815終戰日 台灣命運的分叉路口」座談會,邀請228事件被囚禁17年的「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台灣高座會總會會長李雪峰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與談。張炎憲認為,8月15日對台灣人是很重要的日子,但是我們都忽視了,應該要重新思考這個日子,「從過去的歷史,看現在如何面對困境」。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時整,日本天皇裕仁通過電台廣播向日本民眾宣讀《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台灣在政權轉變中,則是由中華民國統治。

張炎憲表示,國民黨會認為10月25日光復節很重要,代表中華民國光復台灣,但從台灣人民來看,8月15日比較重要,因為戰爭在這天結束,代表台灣脫離日本統治。

李筱峰指出,「終戰日」雖為日本人的用語,但是很中性的用詞,即是終止戰爭;日本戰敗後,不是向中華民國投降,而是向聯合國盟軍投降,之後,再向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投降。所謂中國戰區,是就軍事意義而言,台灣是在此情況下,由蔣介石派員暫時接管,尚稱不上「光復」,當時台灣的領土歸屬還未定。

至於終戰後,台灣人的態度為何?李筱峰表示,當時不甘戰敗的軍人、親日台人於有「台灣獨立」的計劃,但台灣社會普遍是歡迎中華民國接收台灣,陳炘、林獻堂等民族運動人士組織「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

李筱峰認為,二戰後韓國獨立,台灣卻沒有獨立的原因在於,台灣人背負中華文化以及漢族意識包袱很強,仍有「唐山情節」,以中國為「祖國」,朝鮮人則不然。

李雪峰於日治時期,參與日本高座海軍工廠飛機製造工事,為20歲左右的「台灣少年工」一員。李雪峰回憶終戰後,離開高座回台灣的場景,他們邊走邊流眼淚,一邊回頭看當時的宿舍,心中很捨不得;雖然很高興要回來,但心還是留在日本,高座等於是他們第2個家鄉。李雪峰說,當時中國並沒有想到,在日本還有一群少年工需要照顧,猜想回來的處境可能也差不多。

鍾逸人當時在台灣軍後勤部隊工作,他說,終戰日那天,日本人對他說,大概不會再有空襲,他猜想有重要訊息,於是轉開收音機,正巧聽到日本天皇的「玉音放送」,雖然聽不太懂廣播的內容,但感覺聲調很悲傷;而台灣人因空襲不堪其擾,只注重不會再有空襲。

鍾逸人回憶當時的情況,他說,8月15日到8月底,台灣社會不穩定,有些人很高興慶祝,也有一些政治活動。

張炎憲表示,根據日本看守政府的報告,日本戰敗後,台灣人的態度有階段性的轉變,從不願被接管,到主動歡迎中華民國政府,這與當時對中國政府的宣傳有關。張認為,8月15日對台灣人是很重要的日子,但是被忽視了,應該要重新思考這個日子,「從過去的歷史,看現在如何面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