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總統馬英九今(29)晚記者會引述今周刊有關13位經濟系主任的調查結果,今週刊隨後發出聲明指出,馬卻忘了今周刊對全民的調查中有84%認為政府對民眾的溝通不足、56%民眾不支持政府和中國簽服貿。
以下是今週刊聲明全文:
根據中央社今日新聞「回應服貿 總統記者會致詞全文」中引述馬總統發言表示:「根據今周刊最新的調查,國內13個大學經濟系主任,就有12個都支持服貿,因為他們認為這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是有利的。」
馬總統只有引述今周刊有關13位經濟系主任的調查結果,却忘了今周刊對全民的調查中有84%認為政府對民眾的溝通不足、56%民眾不支持政府和中國簽服貿。
今周刊為了忠實反應社會對服貿簽訂的意向做了兩份調查,一份受訪者為經濟系主任,一份為民眾,關於本次調查詳細內容及調查方式,請見以下全文
《今周刊》編輯部聲明:
本刊於3月26日發表《經濟學專家服貿意向大調查》,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討論與回響,惟部份討論或因對於調查方式及過程不甚了解,致略有偏誤解讀,造成填答問卷者困擾。本刊特此再次說明調查之過程與方式。
本次調查對象包括各大學經濟系系主任、經濟相關智庫院長等,共計發出27份問卷;其中,在時限內回覆者共13位,5位未能在時限內回覆,9位婉拒填答,理由包括自認不夠熟悉此議題、時間不方便等。
在13份回覆問卷中,12位表示「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1位表示「不應該」。在表達「應該與中國簽服貿協議」的12位受訪者中,有2位在受訪時特別強調「應該簽,但並非目前執政黨推出的版本」。
故,本次問卷結果可解讀為「13位經濟學專家中,12位支持與中國簽服貿」,或「13位經濟學專家中,2位不贊成目前版本的服貿協議,1位不贊成與中國簽服貿」,惟上述結果不宜擴大解讀為「國內所有經濟學專家之整體意向」,也不宜藉此猜測任何一位受訪者之個人意見。
服貿認知落差大 獨家民調報告
政府與大陸簽訂服貿協議,激化台灣社會的分歧、學生走上街頭抗爭,兩岸間的貿易協議,為何引發如此大的爭議?大家對服貿的態度如何?
民眾對《服貿協議》簽署的流程也充滿疑慮。有一說,台灣○一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時,過程也很保密,事後大家都沒有意見。為什麼這次就不可以?
「當時時空背景不同,民眾對加入WTO有很高的期待。」財政部前部長顏慶章說,但用這個程序類比的人,就忽略了台灣對中國特別敏感的事實。
但讓政府不服氣的是,兩岸過去已經簽署了十九次協議,每一次都是一樣流程,為什麼這一次不可以?但拿出先前簽署的內容,不外乎是《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諸如此類較無爭議事項,與《服貿協議》牽涉的人數與產業不可相提並論。
「其他國家談貿易協定時,並沒有因為機密而不受國會監督。」顏慶章舉例美國國會就成立「國會督導團」進入談判團隊。「說國會只能事後備查,毫無道理。」顏慶章反而認為,過去談判流程本來就不對,應該藉這次建立合理機制。
《今周刊》分別進行大學經濟系主任,與一般民眾意向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專家與一般民眾對服貿認知存在巨大鴻溝,經濟學專家多數力主台灣經濟要開放,支持簽服貿來擴大市場,一般民眾則對服貿的中國因素充滿疑懼,擔心受大陸影響過深。
在回答問卷的十三位經濟系主任中,有十二位認為台灣應該和對岸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而一般民眾,有八○.九%表示對服貿不瞭解或一知半解、八三.九%人認為政府溝通不足、五六.三%不支持簽訂服貿協議、六四.九%支持學生占領立院。
經濟學專家多數贊同簽服貿,但質疑張慶忠違反程序!
《今周刊》此次調查的對象,包括台灣的經濟研究院院長,和大學經濟相關科系主任,共二十七人,以不具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請他們從學術專業的立場表示看法,結果獲得台大、清大、台北大學、世新大學等十三所大學經濟系主任的回答。
區域經濟日益重要,一些經濟系主任擔心台灣如果不簽,會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然而,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三十秒內將服貿協議送進院會存查,八位系主任認為這樣的舉動違反程序正義。至於「兩岸服貿協定是否應該在立法院逐條審查」,七位系主任不贊成,他們認為此舉曠日廢時,建議採取政黨協商方式處理,而且應該尊重專業,同時,在中韓協定已近完成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加速進行。
政府溝通不足!逾八成民眾對服貿不了解或一知半解
《今周刊》委由台灣指標調查公司針對台灣地區二○歲以上民眾,完成一○七九人的民調,在被問及對服貿協議內容了解與否,有八○.九%的民眾表示對服貿不瞭解或一知半解,只有一五.九%的人自認瞭解。
這次抗議主力的學生族群,沒有人認為自己不了解,另有六五.七%受訪學生覺得自己一知半解,三四.三%覺得自己瞭解服貿內容,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學生應該是在網路上看了很多懶人包覺得自己比較瞭解。
除了協議本身具備高度複雜性外,政府的溝通和宣導工作對公眾來說近乎完全失敗,「黑箱服貿」的說法自然不脛而走。從民調當中可得知,有八三.九%人認為政府和大陸簽服貿對民眾的溝通說明不足。
台灣指標民調總經理戴立安表示,無論陸委會王郁琦主委和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都算是新手,很有可能是政府誤判形勢,因為過去兩岸簽署的協議都未遭到像服貿這樣如此大的反彈而疏於溝通。
民眾觀點:即使自認為了解服貿,也不贊成服貿!
整體而言,五六.三%民眾不支持政府和大陸簽訂服貿協議,僅有二二.三%的人支持。政治傾向中立的五一.五%不支持服貿,泛綠八三%壓倒性不支持,泛藍則有五○.六%支持。但連自認瞭解服貿的民眾也有超過六○.六%不支持。
不支持服貿的主要原因則是大家有志一同,有五○.四%的民眾認為是會影響就業或生意,四二.二%擔心變成像香港一樣。其中學生有七成擔心服貿會影響其就業,比所有其他職業類別的人都高出十%以上,也可解釋為什麼此次反黑箱服貿的主力是學生。郭迺鋒認為,民眾對服貿主要的擔憂還是在就業問題上,言論自由的威脅相對不是反對的重點。
七成六民眾贊成退回重審,逾八成支持先審後簽
對於爭議的核心,無分黨派、藍綠都希望將服貿協議退回委員會完成原本要進行的審查和表決,七六.一%贊成退回重審,只有一二.二%反對,就連政黨傾向為國民黨的民眾都有六九.三%支持退回重審。戴立安認為,這是因為多數人都認識到是國民黨這次自己的程序不正當,退回原方式是合情合理的做法。就連審查方式也是不分黨派多數都支持逐條審查、逐條表決。泛藍的有五九.九%支持,泛綠更是高達七六.八%,政治傾向中立的則有六七%支持,可見多數民眾是不支持國民黨在委員會用不正當程序通過服貿協議。
更重要的是,有超過八成民眾壓倒性的支持兩岸若要簽訂協議,要立法院先審查後再由政府對外簽定,可以減少爭議而且當作談判依據,就連政治傾向國民黨的民眾都有七三%贊成國會要先審。戴立安認為這呼應王金平院長的主張強化國會監督機制,不致於讓行政部門談判前保密,談判後簽定卻不能改的窘境,這結果也呼應學生運動要立法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訴求。這個調查結果,值得執政者深思。
學生佔領立院抗爭,提升民眾對服貿協議的關注
對於學生因為審查服貿協議過程爭議佔領立法院,六四.九%的人是支持學生做法,只有二六.五%不認同。無可否認的是,此次學生佔領立院行動,大大提升了民眾對服貿協議的關注,有七九.二%民眾因為學生運動而更注意服貿協議等公眾議題,是學生此次行動的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