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今(21)日上午,風雨無阻地邀集多位來自心理、社福等不同領域,卻同樣是站在第一線的助人工作者,請他們分享站在第一線工作時,從許多身為同志的服務對象身上看見的困境,堅定表達支持多元成家的立場。其中,最特別的是6位講者裡有3位是基督徒,被問到在宗教、同志和服務工作之間是否有所矛盾時,他們表示,信仰和良知其實是一致的,制度卻壓迫著人;至於從事服務工作時,更該服膺專業倫理,正視每一位服務對象的需求。

伴侶盟近日發起「助人工作者 挺多元成家」的連署活動,儘管連署的條件嚴格,1個月內仍號召了573個助人工作者連署支持,今日多位工作者來到記者會上分享了工作現場的第一線見證,讓社會理解同志族群因台灣的成家制度不健全,生命中面對的種種艱難處境。

現場有1位社工系學生提問,假使進入某機構從事服務工作時,該機構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且立場偏向不支持同志的時候,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案例?身為基督徒的其中3位講者,逐一作出回應。

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王行表示,問題到底是來自信仰、宗教,還是「教會」,是必須分辨清楚的。他說,他總是告訴學生「憑著良知去做吧」,因為信仰和良知其實是一致的,是制度在壓迫人,「教會不是聖人的教會,是罪人的教會。」王行說他的一些學生,進入了基督教會從事社會服務工作,他戲稱這是潛伏在教會裡、蹲點式的滲透,透過幫助個案的方式,鬆動教會組織。

弘光科技大學教授劉安真則以專業倫理的角度來說明。她表示,一個專業的助人工作者要服膺專業倫理,也就是「不因為性別、種族、性傾向,給予服務對象差別待遇。」劉安真說,如果她所服務的機構反對同志,她就會以這一點去說服他們。

不過,劉安真也提到台灣和國外的不同,她表示,美國各大專業協會總是公開發布堅定的立場,而台灣卻不然,就拿社工員面對這個問題來說,感覺好像在獨立對抗、表態,但拒絕差別待遇的專業倫理,本來就應該是這個職業的集體立場。

劉安真更舉例,2年前,美國一間大學的心理所博士生,基於宗教信仰的關係,向實習單位的督導表明不願接同志個案。督導向他的博士班回報情況之後,這名學生被開除了,理由是「不適任這種工作」。劉安真同意地說,不能讓個人的宗教信仰妨礙社工專業或心理諮商專業。

戲劇治療師林嘉文目前則在真光福音教會服務,她解釋,真光福音教會接納所有身分、性傾向的人,很多在主流教會待不下去的同志都跑到真光教會;但在此之前,林嘉文也曾在反對同志的機構裡服務,執行長有次勸告般地提醒她,別在團體討論時呈現同志議題。

林嘉文說,當時她就知道自己的立場非常清楚,也就是假如有成員提出這樣的議題,她不可能忽視。儘管高高在上的執行長說機構不這樣做,只要服務對象有這樣的需求,她如何能不受理?

最後,伴侶盟理事長許秀雯律師也表示,台灣是個民主法治的國家,並非由宗教經典治國,法律應該是讓弱勢者得以聲張權益的工具,而不是加害的凶器。

許秀雯說,伴侶盟很清楚法律不是萬能的,也不能一舉解決所有歧視和壓迫,但仍選擇把絕大部份的心力,花在推動多元成家的法案,這是因為現行制度存在許多歧視和壓迫,如果不從這裡著手,歧視和壓迫更會循著法律的缺口,找到存在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