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今(24)日下午舉辦「陳光誠在台灣,人權之旅」記者會,記者會中,中國維權盲人律師陳光誠表示,民主沒有「姓資」、「姓社」之分,台灣民主、法治的成功讓共產黨謊言破產,民主制度並非不適合華人社會,也非西方獨有。此外,他指出,在中國公民意識崛起的今天,媒體報導對中國變革有關鍵性作用,「是人就有人權」,呼籲外界持續關注中國人權議題。

陳光誠昨(23)日晚間抵台,今天下午參加國際記者會,隨後將展開一系列訪台行程,包括與人權法制相關NGO組織會面、校園座談與立委交流等,預計明(25)日赴立法院以「人權是兩岸和平的基礎」為題進行演說。

陳光誠指出,雖然中國當局看似對媒體、輿論無動於衷,但「不是不在乎,而是太在乎,所以不做反應,因為怕報得更大。」他也表示,因為近期維權活動讓中國深感不安,相關運動將會加速進行,中國走向民主已是必然。

提及兩岸差別,陳光誠直指台灣的言論自由,他以今天的記者會為例表示,能無拘無束的提問就是言論自由,而言論自由是民主的保障;在中國,當權者不喜歡就不能說,不能自由表達,台灣當然可以作為中國民主的典範。

此外,比較香港、台灣兩地狀況,陳光誠則說,「如果香港不將法治送給中國,中國將會把人治送到香港;如果台灣沒把民主送到中國,中國專制就會威脅台灣。」

陳光誠進一步解釋,獨裁的特色就是反民主、反法治以及壟斷一切權力,因此,他呼籲,台灣政府應該從與中國政府打交道,轉移成與中國維權人士打交道,才可兼顧兩岸民意,而不只是中國當局的意思。

對於總統馬英九不接見一事,陳光誠則表示,「可以理解」。但他也說,此次事件可以被解讀為專制獨裁威脅自由社會的實例,是自由世界與專制世界的博弈問題,必須警惕,但是就此評斷一人有失公允;最後,他也補充說,「這應該問一問馬總統」。

談到結束台灣人權之旅後的規劃,陳光誠表示,未來會繼續為人權努力,任何推動人權地方都可以去,地點不是特別重要,也必然會回到中國,相信中國獨裁的歷史不會維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