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清代檔案的「同安船」圖片還原成實體縮小模型,並將考證重建的過程拍攝成「再現同安船」紀錄片,特別的是片中的武器都盡可能還原當年的模樣,包括清代的刀劍、籐製盾牌,連弓箭都請到傳統弓箭的愛好者進行指導,在弓箭造型、射箭的姿勢上都還原清代的狀況。

「再現同安船」紀錄片的導演柯子建表示,為了凸顯「同安船」在19世紀中國沿海的重要性,特別在片中重現了閩浙提督李長庚與海盜蔡牽的海上戰鬥,讓觀眾感受「同安船」在海上作戰的歷史畫面。

柯子建說,劇組特別找了全台僅剩2名的師父製作籐盾牌,堅固程度連拍攝現場的鋼刀都砍斷了。此外為了讓海上戰鬥更為寫實,劇組也請到國內傳統弓箭愛好者組成的「飛雲射術俱樂部」會長林育德、教練趙奕瑋對演員進行指導,使用的弓箭和射擊的姿勢都是清朝的原汁原味。

趙奕瑋表示,協助紀錄片重現清代弓箭作戰場景是很難的的經驗。他解釋,清代放箭的手部姿勢與現代弓箭運動採用的姿勢很不一樣,奧運競賽等現代射箭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3根指頭的「3指式」放箭法,而清代卻只用一根拇指的「拇指式」放箭法,兩者的持弓姿勢與身體姿勢都不同,因此將近20位演員,在他們的指導下用清代的射箭姿勢射箭,場面非常古意盎然。

林育德則指出,當天飛雲射術俱樂部提供5張清代造型的弓,清弓末端稱之為弓弰的部分特別長,因此適合射擊比較重的箭矢,造成的殺傷力也比較大,是中國傳統弓箭的終極形式。他說當天的弓裡面有2張是經過修復的古董清弓,年代大約是嘉慶年,距今也有150年以上的歷史。

林育德提到,3年前與6位同好共同成立「飛雲射術俱樂部」,希望讓喜愛傳統弓箭運動的同好,可以有一個專業、安全的交流的平台,目前會員人數已經有200多人。林育德說有別於現代弓箭,傳統弓沒有現代弓的瞄準具、穩定裝置等設備,射擊全憑技術與經驗,是一項充滿挑戰與樂趣的休閒運動,俱樂部也歡迎更多同好加入交流。

國立故宮博物院「再現同安船」紀錄片的拍攝過程,特別在片中武器都盡可能還原當年的模樣,包括清代的刀劍、籐製盾牌、弓箭等。圖片來源:飛雲射術俱樂部提供   

飾演閩浙提督李長庚的演員手持清弓,以清代的射箭姿勢進行射擊。與圖片來源:飛雲射術俱樂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