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高中生準備報名大學個人甄選的時候,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2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行政院規定國立大學招生收入結餘不得低於20%,而且這筆錢直接撥入校務基金,若以102學年度資料為例,全國784個國立大學系所最少可撥繳1千萬元進校務基金。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招生考試不應淪為賺錢工具,他呼籲行政院儘速廢除這樣的規定,讓今年3月報名的考生可以省下更多不必要的開支。

全教總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披露,大學甄選入學已經成為大學賺錢的管道之一,劉欽旭指出,每年到了3月就有許多高中應屆畢業生會報名甄選入學,然而由於行政院頒佈規定,要求國立大學招生考試收入撥繳校務基金之結餘比率不得低於總收入2成,因此對國立大學來說,「每收10元報名費,就有2元進了校務基金」。

劉欽旭說,參與招生的高中生尚未成為各大學的學生,而且學校辦理招生並沒有提供教育服務,無法理解為何一定要賺一手,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筆0元至1500元不等的報名費用,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筆負擔。

全教總集體協商暨法務中心副執行長林清松指出,私校雖然沒有行政院的規定,但是在個人甄選入學的招生報名上仍是賺很大,他個人就聽過某私立大學校系,報名費結餘高達40幾%,可見報名費是有調降的空間。

林清松說,以102學年度國立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第2階段報名來說,共有784個校系,報名人數有1萬4283人,創造5302萬餘元的報名收入,20%撥入校務基金就是1064萬餘元;私校部分,102年度則有977個校系招生,報名人數3萬2654人,收入總額為9348萬元,撥入校務基金的結餘肯定也很可觀。

劉欽旭指出,大部分的國立大學第2階段報名費約1500元,私校則大多是收1000元,如果一個學生報名5個國立校系甄選就要花7500元,這筆錢不是一筆小數目,若是能夠取消20%結餘限制,對學生來說就能多報一個學校,或是省下來作為參加甄選的其他費用。

林清松提到,即使是同一間大學,其收費標準也差異很大,例如某國立大學的A系口試就要收1500元,但B系筆試也要1500元,而包含資料審查、兩科筆試測驗的C卻也是收費1500元,完全沒有統一的標準,令考生及家長都無法理解。

劉欽旭強調,甄試入學的招生考試不該是學校賺錢的手段,他說全教總呼籲,行政院應立即取消國立大學收入結餘的規定,讓今年3月即將報名的學生不用忍受沉重報名費;此外,他也希望教育部在大學自主的基礎上,仍應制定入學考試的收費標準,不該讓學校漫天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