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覺得胃不舒服就吃胃藥,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台灣1年申報的制酸劑(胃藥)超過20億顆,平均每位民眾1年使用超過100顆的胃藥;單單民眾自費到藥局購買胃藥的市場,每年就將近4億元。但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患者光吃胃藥,幫助並不大,長期胃食道逆流者,致癌機率恐高出常人的30倍。

腸胃科醫生蕭敦仁今(25)日公布的一項國人胃食道逆流問題網路調查結果顯示,95%的患者吃下胃藥後,無法在5分鐘內緩解症狀,56%必須等上半小時以上,才覺得症狀好轉。他提醒,如果常覺得胃酸過多,而且有「火燒心」的不適感,容易產生打嗝、胃脹氣等症狀,就可能罹患胃食道逆流,應該先到腸胃專科看診確認,接受藥物治療。

蕭敦仁說,一般常用胃藥通常是用來中和胃酸或抑制胃酸,並無法阻斷胃酸逆流及避免食道被胃酸灼蝕。若長期讓胃酸逆流,恐造成巴瑞氏食道症,該病變導致食道癌機率是常人的30倍。

據統計,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越來越高,已高達25%,約有5百多萬人須經常忍受胃食道逆流反覆復發的困擾。蕭敦仁表示,胃食道逆流患者經常因為症狀反覆出現而忽略逆流的危害,長期逆流除了會大大影響生活品質外,還會使食道一再受到侵蝕而發炎,成為巴瑞氏食道症(癌前病變)的高危險群。

而在這次調查中也發現,有將近6成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根本不清楚自己所吃的胃藥作用。蕭敦仁提醒,患者須按醫師及藥師指導正確用藥,並同時控制體重,減少甜食、油膩,避免吃太飽、吃太快,戒菸、酒;千萬不要置之不理,任由胃酸侵蝕不耐酸的食道,才能遠離食道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