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政府即將在29日(下週四)召開美麗灣渡假村環評會議,支持拆除美麗灣違建的民間團體在網路上號召學術界連署,短短1週就有超過600位學術界人士參與,要求中央介入拆除已經被內政部認定為實質違建的美麗灣,並且停止縣府正在進行的環評程序。美麗灣渡假村副總經理朱膺州對此回應,拆除並不是最大利益,絕非全台東縣民之福,盼望用監督取代對抗,與在地共生共存共榮。

由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起的「學界站出來,拆除美麗灣」連署活動已有600位學者支持,幾位學者今(2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央拆除違建、縣府停止環評,他們高喊「拆除美麗灣,捍衛法治國尊嚴」口號,表達反對美麗灣的立場。

主持記者會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戴興盛表示,爭議多年的美麗灣遭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定讞,內政部也坦承美麗灣建築物是實質違建,然而台東縣政府卻遲遲不依法拆除,仍試圖以重做環評的方式打算讓美麗灣「就地合法」,這不只破壞東海岸的美麗環境,也踐踏了台灣的司法基礎。

曾擔任美麗灣開發案第一任環評委員的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榮譽教授張長義表示,姑且不論美麗灣是民間與縣府的BOT案有「球員兼裁判」的問題,美麗灣所處的海岸地帶本來就是環境敏感區域,而且又是原住民族賴以為生的傳統領域,在省道旁、沙灘上興建開發量體這麼大的建物本來就不適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說,自己今天原本要去上「環境教育」的課,依法每個公務員、教師與學生每年都要上4小時的課,但是看到美麗灣開發的荒誕,他不禁懷疑我們的總統、行政院長、地方首長是否真的有去上這堂課,否則怎麼會容許美麗灣的發生,行政部門的作為更對環境教育做出了不良示範。

前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國家文藝獎得主曾道雄感嘆,美麗灣過往曾是原住民的土地,而原住民對環境的友善、謙卑是漢人所無法企及。他說自己上個月去過台東杉原海岸,當地不只有美麗灣,還有許許多多的開發案虎視眈眈,等著看美麗灣的結果,因此美麗灣具有指標意義,如果不好好處理將造成骨牌效應,台東最後的淨土將全部淪陷。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杜文苓認為,美麗灣案經過行政法院判定環評無效,也被內政部認定是實質違建,但縣府卻一直用補件的方式替美麗灣護航,這代表行政部門已經如「脫韁野馬」,完全不遵守司法判決,因此拆除美麗灣不只是落實環境正義,也是讓司法正義得以實現。

台東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劉炯錫指出,美麗灣在前任縣長的時候被環評委員認定不應開發,並且認為應該立即停工,沒想到前縣長鄺麗貞隨即換掉環評委員,之後果然順利通過環評,後來行政法院也判決應停工,但美麗灣依然不為所動,縣府還打算在29日重開環評補正程序,他呼籲現任環評委員當天不要出席,否則就是替縣府的違法背書。

對於學者的連署,美麗灣渡假村副總經理朱膺州表示,美麗灣自始至今皆在主管機關的監督下,以及尊重司法判決的前提,在合法的基礎上進行。對於反對人士主張美麗灣應拆除,他認為拆除美麗灣所造成的汙染、國家賠償損失及在地就業機會消失等等,是弊大於利的狀況,絕非台東人所樂見。

他強調,美麗灣誠心傾聽不同的聲音,歡迎外界放大檢視,也期盼用監督取代對抗,接受全民及政府檢驗,願與在地自然人文共生共榮,期待能為台東縣旅遊發展盡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