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任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於昨(16)日訪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天下午與洪博培進行對談,針對中國民主發展進行討論。洪博培提到,「我的名字在中國網路是找不到的」,他對中國的民主發展有所期盼,希望能漸進的看到改革。

洪博培表示,過去曾來台灣2次,分別是1979-81及1987-88年。在解嚴前後,親眼見到媒體的自由化、政治生態的變革與反對黨的出現,他以台灣的例子表達對中國民主發展的期許。

洪博培說,中國政治遲早會改變,「但不會現在發生,因為必須顧慮中國政權的穩定」。他表示,今年10月的第18屆人民代表大會(簡稱18大)之後,也許可以看到第5代的領導人做改革,「但不會是現在,也不會是今年」,因為對於美國與中國,今年都是重要的選舉年與政權交替年,不會進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洪博培認為,中國的改革會逐步擴大,而台灣若能施行明智的兩岸政策,會對雙方皆帶來益處。

洪博培說,「我的名字在中國網路上找不到的。」由於他會談論人權與其他中國政權不喜歡的議題,因而遭到封殺。但他表示,中國擁有至少1億名網路使用者與9千萬名部落客,他們的言論不會消失,網路必然會促成中國的改革,但改革速度他不敢斷言。

面對蘇貞昌詢問薄熙來事件的影響,洪博培說,薄案是非常複雜的政治議題,而在中國政權交替的過程,政治正逐步透明,已經達到前所未見的水準;薄案另一方面也帶來人民對於貪腐問題的意識,「該如何解決還有沒定論,但讓民眾更能要求政府的透明度、法制化與施政上的可靠度,是政治上非常好的發展方向。」

洪博培說,在鄧小平世代,中國對經濟進行開放,但保存政黨力量;而鄧小平世代結束後,對習近平而言,要關注的重點是「內政上是否更為壓制,經濟上是否更力行國族主義,與經濟上是否更國際化。」

蘇貞昌也向洪博培表示,民進黨計畫在華府恢復駐美代表處,希望讓台灣的更多聲音能在華府被聽到,而不是只有國民黨的聲音。

蘇貞昌表示,台灣的聲音逐漸從國際的雷達消失,希望透過恢復駐美代表處發聲,包括台灣對民主自由與主權獨立的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