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旺蘋大戰激烈交鋒的同時,也有媒體人努力為台灣媒體種出新的樹芽。曾經在馬其頓創立台通社的媒體人張桂越,將在10月出版「巴爾幹周刊」(The Balkans),並先發行試刊本「巴爾幹不是火藥庫!」,她強調,試刊本就像是一份預售屋,她要證明,「我知道那裏有貨,需要的只是好的寫手」。

張桂越今(9)日在新頭殼開放編輯室接受訪問時表示,她就像被風吹過的種子,落在巴爾幹這個地方開出樹芽。當年對台灣媒體環境感到失望,因為台灣記者年資再高,最後也還是被派出去作拍火警這樣的工作;因此她離開台灣前往倫敦找下一個出路。

抵達倫敦沒有多久,適逢台灣與馬其頓建交。自認在販賣新聞的她,決定跟著外交部長胡志強前往馬其頓採訪。張桂越說,她到馬其頓一下飛機,馬上被這個美麗的地方給吸引,這個以往被教育及體描述為處處戰亂、恐怖而危險的地方,步謹十分美麗,給人的感覺也很舒服,每個人都長得很漂亮,讓她有驚艷之感。

她覺得在台灣媒體的版圖上,缺了巴爾幹這一塊,因此決定創立通訊社,也就是台通社。有人問她,既然在歐洲,為什麼要選擇巴爾幹,不要去英法等大國。但她認為,這個地方有很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而且以此為基地,照樣可以關照整個歐洲的相關新聞。

如今,她決定出版紙本雜誌「巴爾幹周刊(The Balkans)」,很多人都認為會很困難,但她說,「這很難嗎?很奇怪耶,我做自己能做到的事,也沒有很好高騖遠啊。」

張桂越形容台灣的新聞工作像是釣蝦場:知道哪裡有蝦、也釣得到蝦,卻一點也不好玩,因為不可能釣到大鯊魚;「只有在大海中,才有可能不小心撈到珊瑚。」所以她選擇離開台灣,找尋自己的新聞市場。」

對於試刊號的封面故事「巴爾幹不是火藥庫!」張桂越強調,過去過時的教育與主流的媒體訊息,使許多人對於巴爾幹的想法停留在過去一次世界大戰與獨立戰爭的戰亂印象,但這應該是要與時更新的。

張桂越在馬其頓居住11年,如今要創辦這份以巴爾幹半島為主角的刊物,卻一點也不擔心缺乏稿源的問題,「我知道那裏有貨,需要的只是好的寫手」。

張桂越對於新聞的「預期」、「企劃」十分反感。她強調,新聞是千萬不能事先規畫與計畫的,或許媒體的長官在看了外媒報導後會規劃相關採訪,但反而有可能限制記者的發展與成長的空間。她認為,秘訣在於踏出開始的步伐,「去了當地就會有東西,要用身體去體會有甚麼事可能會發生。」

這次的試刊號,專訪了被美國誤逮的所謂疆獨恐怖份子阿布.貝克(Abu Bekir),因為被誤抓,以及種種的遭遇,他迄今未能當面見到相隔十多年的一對雙胞胎兒子,只能透過skype的視訊方式見面。張桂越說,阿步告訴她,每次視訊時,總是講不到幾分鐘就結束。因為長期未陪伴在兒子身旁,導致他們無話可談。類似這樣的故事,張桂越總是可以信手拈來。詩人管管在科索沃的行蹤,也被她掌握無遺。

張桂越說,巴爾幹半島是新聞工作者的寶庫,一個禮拜就能有好多故事,偏偏就是沒有媒體願意耕耘;而她手上有太多故事,卻沒有可以發表的地方,所以她乾脆自己創出一個地盤。

張桂越很享受訪問與製作新聞的過程,對她而言輕而易舉,但她卻很討厭要去與台灣的媒體總編輯或老闆斡旋或推銷作品。她開玩笑的說「他們不識貨,我就會生氣。」受夠了的她,便不再想和這些頻率不對的人浪費太多唇舌,不如自己出面建立自己的平台。

因此,當朋友聽到她要辦刊物,每個人第一個問題都是問背後支持的金主是誰? 她說,其實很不喜歡這句話,也認為追問金主是本末倒置。張桂越表示,台灣過去有那麼多媒體背後資金豐富,最後還不是面臨倒閉的下場。「原因就在於大家本末倒置,沒有拿出好貨來賣,而不是有無資金支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