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連串敗選的民進黨如何檢討下,立委陳其邁提出應朝向「內造政黨」與黨公職選舉採「開放性政黨」模式,讓人眼睛一亮。事實上,這也是少數能從制度面反思民進黨困境的提議。

很多人都喜歡談民進黨的派系文化,也瞭解這個派系結構的成形除了早年跟路線之爭外,最根本的原因是與黨公職選舉、提名有關。但更精確的講,其實派系與人頭黨員的文化是根基於多席次單一投票不可讓渡制(SNTV)的結果。

民進黨黨章規定民選中常委10席,由30席中執委選出;30席中執委則由約4百多個黨代表選出,當選門檻落在12-14票之間;這4百多個黨代表裡,有一半左右是由全國黨員在各縣市的黨員選出的。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地由SNTV,搭配間接選舉,強化了黨的派系與人頭文化特色。

舉例來說,像已逝的孤鳥陳定南先生如果要參選黨代表,以他在黨內崇高的聲望,必然可以在宜蘭縣拿到最高票。但要再找13票讓他可以選上中執委,除非向派系或人頭大戶靠攏,否則也就僅是一席黨代表而已。

當上中常委有什麼好處?那可多咧。別說執政時可以親近總統,參贊機要;在野時還有機會推出自己的不分區立委。光是這一點就人頭黨員的經營費用就差可回本了。這也是黨內充滿了許多大中型人頭戶的原因。

要改革人頭戶、派系決斷黨內初選、黨職選舉,可以透過內造政黨化,稀釋派系的直接影響力。但真的要將黨代表選舉的SNTV制改掉,卻有其實務上困難。但民主的困境還是可以透過更大的民主工程來克服。陳其邁的「開放型政黨」的黨公職選舉就是其一。

美國雖是全世界最老牌的民主國家之一;但它的憲法在權力邏輯上卻充滿矛盾性。這也是許多憲法學者並不欣賞美國總統制的原因。憲法不夠完美,但卻創造出相當健全的民主政治,這其實跟他們民主紮實在基層政治有關。

早年美國的黨提名也是少數頭頭關起門來決定。這跟民進黨初期的幹部評鑑類似。隨後,各州、郡逐步將權力下放,搭配美國特殊的投票人登記制,轉換成開放性或封閉性的黨內初選。

國人較熟悉的美式總統初選還有個特色,就是各州各自決定舉辦時間。這讓候選人得以一州一州的集中火力進行競選。這樣的選舉文化其實是相當有利於新人出線。因為新人總是資源較少,但他可以透過集中、並相對冗長的選舉活動累積知名度與資金;更重要的是選舉勝負高潮迭起,讓區域性的勝負迅速累積成全國性的知名度。事實上,這也是柯林頓與歐巴馬得以在1992、2008年分別脫穎而出的制度性原因。

20多年來,民進黨提名制度不斷變革,幾乎年年調整。在2千年執政前,其實對於初選怎麼改,或多或少懷抱著美式公辦初選的想像。但要說的是,如果政府不辦,不代表黨辦不起來,頂多只會辦的比較辛苦而已。

政治學者吳乃德在去年批評民進黨不分區提名時曾指出,選舉是一個政治人物成熟的很重要階段。事實上,選舉也是進行組織工作的最有效方式。民進黨敗選後強調往後要進行基層耕耘。但不可諱言的,黨內對於經營的想像或多或少受到國民黨黨國文化的制約,因此常常停留在以民眾服務站的模式上。

事實上,以傳播資訊最發達的美國為例,他們的選舉活動還是相當倚賴基層的人際關係組織動員,電話拜訪選民的經費也佔相當比例。這些都是紮實的組織經營。但多年下來,朝野兩黨在看美國選舉時,卻常常陷入大型活動的造勢煙火秀,而忽略了他們更深層的基礎。

以台灣的縣市長候選人提名初選為例,沒有規定一定得在同一天於整個縣市範圍內舉辦初選。可以每隔一個月,每次以3-4個鄉鎮為範圍,進行投票即可。幾個月下來,一個新人身經百戰後,等到提名早已累積出跟執政者一搏的實力了。政治做為志業本來就該充滿許多想像與堅持。美式初選一開始也不是公辦的,如果以公辦作為藉口只是會阻礙自己成長的機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