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社運風雲人物選拔於今年農曆春節前結束,這屆選拔由反國光石化的蔡嘉陽及灣寶里反政府土地徵收的洪箱獲得,他們表示「我們所參與的行動能夠成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而來,也希望藉由反國光石化及灣寶的案例,可以讓決策者未來在決策開發的過程不要只看狹隘的價格」,他們也表示,從行動過程中看見台灣人對土地情感的重視。

今年1月11日,兩位獲選人受邀「幸福報報--社大同學會」節目,分享自己參與社會運動的心路歷程。

節目中,主辦社運風雲人物選拔的發起人何宗勳首先表示,自己在社運多年,看到許多社運人士為了對抗不公不義的事情,與政府、財團對抗,他們面對有權有勢的人如此的心力交瘁,但台灣卻沒有任何一個獎項鼓勵這些社運人士。因此何宗勳從2009年開始規劃社運風雲人物頒獎,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籌措,並邀請許多社運資深工作者作該獎項的評審人,同時鼓勵年輕人能有更多的公民參與。

蔡嘉陽則在節目中分享心路歷程,他指出,研究彰化沿海將近20年的時間,看見南彰化濁水溪口因國光石化為了經濟發展而破壞原有的海岸生態景觀,因此決定跳出來告訴民眾這一片沿海地帶不管是文化資產、生態保育、農漁產業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他指出,3年前反國光石化運動並不被看好,大家都認為這是政府重要的開發計畫,怎可能會被環保團體阻擋成功?但蔡嘉陽相信,若這一項公義、環境生態價值能被人們所接受,那就要讓更多民眾知道,藉由民眾的關注來影響決策者。

何宗勳補充認為,反國光石化成功的原因,在於他們將知識結合草根並實際推展為行動,同時他們的行動理性和平,成功讓諸多不同族群的民眾共同關注。

另一位得獎者洪箱指出,當初站出來是因為苗栗灣寶里面臨土地徵收威脅,因此開始關注政府徵收土地及農村議題。她表示:「她願意站出來僅是希望留給後代子孫一口飯吃,台灣可耕地的農地越來越少,這次能保留住我們的土地要感謝社會大眾一起幫忙,才能讓我們順利保住我們的農地」。洪箱說,台灣閒置工業區很多,台灣並不缺乏,缺的是投資人,但政府不知檢討,反而一昧徵收土地。

何宗勳隨後補充表示,當初評審委員選擇洪箱為2011年社運風雲人物,原因是她從一位普通的農民站出來保衛自己的家園,更在之後持續關注土地徵收及農村相關議題,並召集許多農民成為公民,這是她脫穎而出最主要的原因。

蔡嘉陽說,在推動反國光石化時,原希望全台灣人民一起參與,因此特別以信託方式來推行運動。從這次行動,他看到台灣人重拾對土地的感情、民眾對土地的認同。

洪箱說,抗爭過程中,她很感激包括鍾丁茂教授、張豐年醫生、以及灣寶里里長等人的支持。她說,當其他人都覺得反抗不會成功時,他們卻堅定意志的支持與幫助,因此,都是因為有社會大眾的幫助,抗爭才能獲勝。

節目最後,蔡嘉陽表示,他所參與的行動之所以成功,都是大家一起努力而來,也希望能藉由反國光石化及灣寶的案例,讓決策者在未來決策開發的過程中,不只看見狹隘的價格,而是多看看台灣農林漁牧業背後永續發展的未來。

蔡嘉陽並呼籲,決策者執行或決策任何開發案時,都應該多聽聽在地人民的聲音,多加入民間的意見,才會做出更貼近人民意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