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汶川大地震發生已經三年有餘,台灣民眾透過紅十字會捐款在災區進行重建工程,不僅完成了許多被譽為精品的學校及衛生院等硬體建設,在過程中,更透過軟實力的溝通和協調,確保重建效益的整合,能夠發揮更多的服務功能。

汶川地震發生之後,台灣民眾熱烈捐輸,其中透過紅十字會的善款加上利息高達十六億多新台幣。這些善款運用到災區的緊急救助及災後重建,究竟成效如何?在硬體建設全數完成,軟項工作也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尚有部分剩餘善款應運用於那些計劃?為瞭解這些問題,台灣紅十字會九月下旬組了一個由會長陳長文帶領的考察團,其中包括部分媒體成員,實地探訪了在陜西、甘肅、四川所援建的軟、硬體項目。

嚴格地講,這類的探訪,一個星期之內全程跋涉上千公里,即使每地只挑選若干援建項目,停留時間也是有限,並無法具體評量個別計劃的績效,但是它會讓訪問者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回答一個整體問題,那就是︰台灣紅十字會帶著台灣民眾的愛心,在中國汶川大地震災後救援和重建的過程中,有沒有留下一個好的印記?

這個答案無疑是非常正面的。

以硬體建設來說,當時台灣紅十字會決定不協助重建民房,只蓋學校、衛生院和殘疾人康復中心,似乎是明智的作法。後來的發展發現,幫忙蓋民房牽涉到不同需求,也容易引起糾紛,一些其它援助單位為此頭痛不已。而學校、衛生院和康復中心都屬於公共需要,整合相對單純,服務範圍卻更廣。

台灣紅十字會所援建的硬體項目包括分散在陜西、甘肅及四川的43所學校、43所衛生院和1所殘疾人康復中心,現在都已全部完成,而且投入使用。不是所有硬體建設都毫無缺憾,譬如說第一間參訪的學校,使用才一年,不少瓷磚已開始裂損,可見材料可能有問題,施作也不是特別理想。又有一家衛生院,雖然正門兩邊設置了殘障人士專道,但一邊是汽車擋道,另一邊則是不利輪椅行走的泥磚地,可見使用單位只是勉強接受捐贈單位要求的設施人性化,但並沒有真正覺得有這個需要。從理念到落實,確實還是有很多的障礙。

不過,瑕不掩瑜,絕大部分所看到的援建硬體,仍是甘肅西河縣長所稱的「精品工程」、「優質工程」,從過去的板屋老房子,一下子「跨越50年」。所有這些建築,都在顯著的地方放置一塊燒有「來自台灣的愛心」字樣的瓷磚,以及紅十字會的標誌。

在所有造訪過的學校,師生對新建校舍的滿意是不須刻意營造,就很自然表達出來的。四川雅安的中峰初中校長就讚嘆說︰「這是一間文明進步的學校」。在川堂簷上,「台灣紅十字組織援建」的字耀眼奪目,而學校的名字都還不知道藏在那裡呢!

台灣紅十字會在災區援建的硬體建築無疑是醒目的,而且帶進了我們從921大地震中所學到的經驗,和一個現代文明社會所體現在建築設計裡的一些人道關懷。此外,駐點社工人員長期與當地民眾互動,所形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影響,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汶川重建工作中,台灣紅十字會委託台灣營建研究院派遣駐地經理,提供營建管理服務,相當程度確保了援建的工程品質。此外,台灣紅十字會也與不少NGO組織共同組成「512川震台灣服務聯盟」,用「資訊共享、專業分工」方式,投入第一線生活重建工作。

這期間,台灣工程人員、社工人員以及台灣紅十字會本身的駐地代表,都和當地基層組織建立了相當密切的工作關係和私人友誼。尤其是社工人員、全科醫療顧問協助建立當地種子部隊,還會形成更大的擴散效果。這種基於「愛與服務」所進行的兩岸交流,更有利於建立彼此之間的互信、尊重和關懷,為鋪設兩岸和平道路,增添一份堅實的基礎。

台灣紅十字會在川震重建工作的成效是鮮明顯著的,這也與中國紅十字會的全力支持和配合有關。中國紅十字會雖然名為NGO,但與政府部門有緊密的整合。事實上,工程發包、監造,都必須經過中方行政體系,軟體計劃也必須獲得中方的首肯和祝福。雙方紅十字會過去在兩岸交流過程中的合作經驗,還有因此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一定幫助了這些工作的順利進行,。

這趟考察行,中國北京總會先行派員到各地協調接待事宜,然後又有高級幹部全程陪同,從西安開始一路警車開道,地方紅會人員在縣境交接,並且熱情接待。這種在台灣似乎只有總統出巡才有的規格,一方面是充份表達中國方面對台灣紅十字會援建工作的感謝,另一方面也顯示北京當局對兩岸紅十字會交流的信任和期待。而這樣的信任和期待,在台灣內部,卻是台灣紅十字會還必須努力爭取的。

幾乎在每一台灣協助汶川重建工程的建築物中,都可以看到一塊標示著「來自台灣的愛心」的直立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