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開始,電音三太子風靡全台,不但上了國際盛會,還有「三太子舞步」。然而,三太子不是封神榜神話中人物嗎?為什麼三太子代表「台灣味」?有什麼社會意義?

其實,不單是現在,自十七世紀漢人移民開始進入台灣,「太子爺」會成為台灣重要民間信仰,就是個異數。

台灣居民百分之七十的河洛來自閩南地區,自有閩南文化之延伸。閩南特有的神祇與廟宇,自有其閩南之地緣關係,特別是鄭氏家族及軍隊發跡的泉、漳、廈的三角地區。例如保生大帝吳夲是宋代福建安溪人,因採草藥救瘟疫跌崖身亡,民眾感念建廟。媽祖林默娘是宋朝閩南莆田人氏,隨著宋明以閩南人為主的大航海時代而廣傳東亞。清水祖師陳昭應是北宋時禪師,在閩南安溪清水岩得道。閩南移民祖先廣泛崇拜的神祇,來自中原的,只有關公與三太子。而關公本就是全中國性神祇,是歷史人物。但三太子是「封神榜」人物,是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神話,與閩南地區並無特殊地緣性。為什麼閩南移民祖先會虔誠祀奉來自中原的非主要神祇,這就很值得探討。

這些與閩南有地緣性的神祇廟宇,除了媽祖廟之外,並不見於客家庄,太子爺廟亦然。

二○○九年十月四日我到官田的慈聖宮去參加「紀念明鄭陳永華咨議參軍祭典暨開台346周年文化觀光季」,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慈聖宮主祀的雖是神農大帝,卻也供奉著太子爺,而且這太子爺還大有來歷。據考證,這尊太子爺是明鄭王朝時相當於宰相身份的陳永華家中所奉祀(圖一)。一六六四年,陳永華隨鄭經自廈門東渡來台定居,觀音與太子爺同時迎奉入台,祀於陳永華家中。一六七九年陳永華移居龍湖巖,觀音與太子爺也移祀龍湖巖。後因官佃(今官田)庄民之請,觀音暫祀龍湖巖,太子爺則移祀駐輦官佃庄。(當時官田為陳永華轄地)。佃民以農作維生,祈五穀豐收,乃立廟奉神農大帝為主神,就是現今官田的慈聖宮。

(圖一:陳永華家奉祀的太子爺,現存於官田慈聖宮。)

台南陳德聚堂是當年鄭成功部隊來台,入鹿耳門,在北線尾首仗大敗荷軍的武將-宣毅前鎮陳澤的故居。而可能為陳澤後代者,據我所知,也祭拜三太子。祭祀陳澤的大眾廟,主神神像之前,就是三太子神像(圖二)。因此可以推測,明鄭王朝的文武二大重臣陳永華與陳澤家中都奉祀三太子,那就很不尋常了,一定代表某種意義。

(圖二:台南四草大眾廟的三太子像)

於是我開始遍訪鄭成功廟。結果,不論是鄭氏家廟或大灣國聖宮(祭祀鄭成功)、二王廟(祭祀鄭經),或其他大大小小祭祀鄭成功的廟,在主神神像之前,一定擺著一尊相當古老的三太子神像(圖三),更讓我深信,鄭成功與三太子之間有非比尋常的關係。

(圖三:永康二王廟的三太子像)

台灣太子廟的名稱與歷史,確實可以看出與明鄭軍隊相關的一些蛛絲馬跡。

台灣最早的太子廟,是新營太子宮。每年九月九日太子爺誕辰,各地太子爺分靈陸續回新營太子廟娘家。太子宮的創建與鄭氏軍隊的屯田有密切關係,新營是鄭氏部將何替仔屯田之域。新營太子廟建於一六六三,也就是鄭成功平定台灣的第二年,鄭家軍隊立即就在屯田區「結蘆奉祀中壇元帥」。

鄭成功的軍隊最早到達的府城台南市,則有兩間「太子宮」,一是位在西門路的「沙淘宮」,台南人一般稱為「頂太子」﹔二是位在府前路的「昆沙宮」,台南人一般稱為「下太子」。一般人都視兩廟以供奉哪吒三太子為當然,然而,「頂太子廟」沙淘宮卻另有一段故事。沙淘宮建於一六八一年,雖然也是供奉中壇元帥,但又說是供奉「沙淘太子」或「大太子」,也就是說,有別於「三太子」。

這位「沙淘太子」正是一六八二年,鄭經死後三天,就被馮錫範陰謀刺殺冤死的鄭經長子鄭克

。鄭克是在今日的開元寺,當年他的親祖母董夫人所居的「北園別館」被害的。傳聞他死後,遺體被拋入鄰近的柴頭港溪中,再流入台江內海,沖到現今沙淘宮處的岸上(現在台南市的西門路,正是那時台江海岸線)。他的夫人,也就是陳永華的小女兒,聞訊也自縊殉死。府城居民憐鄭克冤死,乃建廟紀念之。鄭克生前雖為鄭經立為「監國」,但遇難時尚未繼任「延平王」之位,故府民乃以「大太子」稱之。後人往往誤以為大太子是指哪吒之大哥「金吒」,其實不然。「沙淘宮」則表示「浪淘沙湧」。陳永華家中供奉「太子爺」,而他的女婿鄭克死後祭祀於「太子宮」,令人三嘆!

而府城以南最有名的太子宮,就是高雄的「三鳳宮」,建於一六七二年,明鄭來台的第十二年,當時鄭氏軍隊屯田於左營。三鳳宮的太子爺源自鼓山化龍宮,而鼓山正與左營比鄰,可見台灣南部許多太子廟與鄭氏軍隊屯田有關,他們在屯田伊始,就迫不及待建太子廟以庇佑地方。

那為什麼鄭氏軍隊那麼崇信太子廟?鄭氏部隊來自泉、漳一帶,他們崇信太子廟是基於漳、泉一帶的本土信仰,還是在起兵反清以後的心靈新歸依?

麻豆太子宮的歷史是「肇於清雍正年間,經由先民李葆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蓮花鄉蔗內村內庵社太保殿恭請金尊<中壇元帥>恭迎來台,安奉於台南縣麻豆堡崁仔庄」。學甲慈濟宮的太子神像,也說是從「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迎來,所以可見泉州確有太子廟。有趣的是,陳澤出身漳州霞寮,而霞寮陳氏在一五○一年始建太子廟,供奉哪吒太子,祈借其神力治水患。現在的霞寮太子廟是福建最大太子廟,與台灣太子廟偶有互動關係,但地處偏遠,不是閩南人的主廟,與台灣太子廟的普及性相距甚遠。

金門除金城的祭祀玄天上帝的「北鎮廟」後殿供有太子爺神像外,似乎並無專屬太子廟。而鄭芝龍當年在安海及晉江修龍山寺,修開元寺,但未有修太子廟之記載,所以我認為鄭氏部隊奉祀三太子,始於鄭成功。

那麼,泉、漳居民是否比漢人其他地方更篤信太子爺呢?中國大陸先不說,先說台灣。台灣的客家庄,就見不到太子廟。客家人並不熱衷祭拜三太子,就好像客家人不拜清水祖師,不拜保生大帝這一類泉、漳、廈閩南河洛人的神祇。據統計,中國內陸只有一百多間太子廟,澳門有兩間太子廟,香港則只有一間太子廟,台灣則有三百多間太子廟。台灣特多太子廟,是因為太子爺的信仰在泉、漳特別熱衷?還是只是鄭氏軍隊特別熱衷?中國大陸一百多間太子廟,是分散各地,還是集中於泉、漳?如果是泉、漳特多太子廟,那又是為了什麼原因?自何時開始?如果只是鄭氏軍隊的獨特信仰,那又是為什麼?

封神榜的故事,應該是發生在黃河流域的陝西、河南那一帶,哪吒的誕生地是陳塘關。中國大陸哪吒宮祖廟在河南西峽縣丁河鎮奎文村(即陳塘關遺址)。現在奎文村南山頂的哪吒太子廟,原有的只是小廟,新的大廟也是二○○一年台灣信徒去蓋的。所以現在中國大陸,即令是太子廟的祖廟,也是台灣人去加持的。如上所言,現在泉、漳、廈雖有太子廟,但並非特別興盛。所以我的看法是,太子廟在台灣的興盛的確是鄭氏屯田軍隊特有的神祇崇拜,太子廟確實代表「台味」。但可惜只是台灣河洛人後代的台味,台灣第一代漢族移民的台味,不包括客家。

那為什麼鄭氏軍隊特別篤信太子爺?與鄭成功本人有沒有關係?我倒有個大膽的推測。

仔細想一想鄭成功的生平,和哪吒三太子倒是有幾分類似。

哪吒因為打死了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惹來龍王到陳塘關向李靖興師問罪。於是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表示和父親斷了關係。當清兵南下,鄭芝龍決定降清之時,二十三歲的鄭成功與父親決裂,焚儒服儒巾,棄文從武,這個舉動可比「剔骨還父」。再八年後,一六五四年,被清廷封為「同安侯」的鄭芝龍被迫傳書鄭成功勸降,鄭成功作書回其父︰

….但吾父既不以兒為子,兒亦不敢以子自居」,等於公開宣佈脫離父子關係。鄭成功的「移孝作忠」,相當於哪吒的「割肉剔骨」。鄭成功拒降,結果鄭芝龍被打入大牢。鄭成功與父親決裂,讓父親及族人受苦受難,即使鄭芝龍與其他人未被清廷處決,當世也必有人譏鄭成功不孝。多年來,鄭成功心中一定承受極大的壓力。他的內心也一定有嚴重矛盾與衝突,於是太子爺成了他的精神寄託。更何況太子爺另有「中壇元帥」之威武盛名,因此更讓鄭成功衷心認同,於是下令全軍祭拜。鄭氏提倡奉祀三太子,有意無意之間認同也是與父決裂,又武功高強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這在心理學上,是絕對說得通的。這也許可以說明泉、漳、廈之民眾並不特別奉祀哪吒,而鄭氏軍隊則特別崇尊哪吒的原因了。

如果自鄭成功因移孝作忠,而導致父親與族人被囚被殺的心理壓力,也可以解釋鄭成功何以喜怒無常,動不動就要殺屬下將領。「治軍甚嚴」只是外人的感覺,並沒有真正觸及鄭成功的內心深處。鄭成功理性時也許不是嗜殺之人,看他處理荷軍投降的條件就知道他可以很寬大;但一旦動怒,就六親不認。特別是在一六六一年底,清廷殺鄭成功之父、叔及諸弟之後。在一六六二年先殺楊朝棟,以及後來下令殺鄭經,殺董夫人,就顯得令人覺得暴戾無理。我想鄭成功在潛意識下會認為「連我自己父親、弟弟的性命都捨得了,你們的生命我當然也捨得」。

鄭成功雖然標榜忠孝不能兩全而自我合理化,但心裡上的矛盾並未能平息。當鄭芝龍一族十一人真的全被清廷所殺,他自忖「不孝」的罪惡感一定驟然上升,因為死的還有他的弟弟們。他決裂的是父親,他並未與弟弟們決裂,弟弟們之死,他不能無愧於心,所以就易遷怒部下而殺自己的部屬。歷史上確實很少有人像鄭成功內心衝突這麼大,這麼自我矛盾的。比起來,哈姆雷特比起鄭成功實在太懦弱,太小子氣,太沒有氣魄了,完全沒得比。鄭成功可說是歷史上最令人同情的悲劇英雄。

我們如果設身處地,不見得會比鄭成功更能克制自己不發怒。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以自比哪吒來尋求心靈的慰藉,是很自然的自我心理治療。我深信鄭成功家中也奉祀太子爺,但如眾所知,施琅征台之後,所有鄭氏家族人口、一切家當以及鄭氏三代的墳墓、遺物一項不留,完全搬回大陸去了,所以如果真有「鄭成功家太子爺」也不太可能出現在台灣了。

所以哪吒三太子會在台灣有廣大信眾,背後的緣由也許正是鄭成功的煎熬與鄭家的血淚。而當年第一批台灣河洛人的祖先,鄭成功的部隊及初期渡過黑水溝唐山過台灣的閩南移民,離開原鄉家人,面對台灣蠻荒新天地,內心亦必有不忍與不安。於是在屯田區安定下來之後,就立太子廟。好比美國早期移民蓋教堂,是心靈的慰藉及寄託

鄭氏部隊在屯田區建太子廟,其角色功能有些類似「教堂」,而太子爺扮演的,既是供人膜拜的「神明」,也是撫慰心靈的「神父」。三太子廟的普及,也許不只顯示鄭成功的心靈煎熬,也代表著鄭氏部隊等來台第一代河洛人移民的集體心裡治療。鄭氏部隊在建太子廟時,想到的應是三太子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悲壯故事,而不是現代人興致所在的風火輪、火尖槍。

現在台灣香火最盛的是媽祖廟,有五百八十多所。但在明鄭時代,香火最旺的、官方最加持的,是玄天上帝廟,因為明朝認為玄天上帝是國家守護神。媽祖廟在台灣的興旺要靠清廷,要等到施琅來台,鄭氏覆滅之後。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台之役,最重要的是在澎湖與劉國軒的艦隊大會戰。施琅先是宣傳媽祖恩賜大軍泉水,並鼓風助戰等神話。攻克台灣後,他又改寧靖王府第為「東寧天妃宮」,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那本是寧靖王與五位王妃自縊殉國之處(五妃廟是埋葬之處。)。施琅把這樣一個易勾起遺民傷心回憶的前朝遺址變為慈悲仁愛的媽祖廟,實在高明。一則不著痕跡抹去民眾對舊政權的懷念,二則相對之下可以降低「太子爺廟」的重要性。第二年,康熙更將媽祖的褒封從「天妃」升格為「天后」。太子爺是「中壇元帥」,具有叛逆性,是強調作戰的神祇;反之,媽祖婆殉己救人,一片慈祥,沒有「割肉剔骨」式的怨氣。清廷當然希望台灣人民讓媽祖來潛移默化,而不要像哪吒式的桀傲難馴,才方便統治。

以現代社會來說,儘管氣象預報早已超越順風耳與千里眼,海難事件少之又少,但「媽祖婆」依然風靡全台。而弔詭的是,儘管台灣是全世界媽祖信仰中心,台灣各地的媽祖廟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統性,卻必須每年到大陸湄洲的媽祖母廟去進香。本來文革之後,湄洲媽祖廟已香火斷絕,後來靠台灣人去重新蓋廟,如今反而氣派十足,坐待台灣各廟年年爭先進獻。而中共也仿效清廷,樂得藉媽祖之名做統戰。

反觀台灣的太子廟,太子爺自莊嚴廟堂走入基層民間,融入本土,成為有如「進化版」的神奇寶貝(pokemon)。當年割肉剔骨的怨氣早已褪去,變為調皮可愛的頑童造形;「中壇元帥」的戰鬥神祇形象,更一變而為逗趣的音樂與舞步。太子爺由當年作為先民集體心靈慰藉的角色,轉型成為獨一無二的民間諧趣式台味代表。既超越了閩客分際,基本上也承繼了當年鄭氏軍隊離鄉背井、偏安東寧的餘緒。如今,三太子已成了「台味」之代表,民俗代表,出現在台灣主辦的國際盛會舞台,甚至名揚國際,到了非洲撒哈拉沙漠。這也算是台灣歷史笑淚交織的昇華吧!

(本文之簡版於201010月發表於《財訊》「三太子與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