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29)日通過高鐵加開班次的環評變更,擬將非經常性輸運從每天上限175班次增至210班次。但高鐵彰化、雲林路段地層下陷問題近期引各界討論,加開班次是否會加速下陷,對此高鐵回應,設計時即已考量負荷載量;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鴻源也說高鐵加開班次並不會有立即的危險。

環保署今天召開台灣高鐵非經常性輸運班次環境影響評估變更會議,通過高鐵加開班次的環評變更,目前高鐵每天上限175班次,而最高負荷乘載量是每天247班次,為了因應非經常性的特殊或國定假日的交通需求,高鐵希望申請環評變更,加開班次到210班次。

環評委員則要求高鐵公司針對加開非經常性輸運班次而可能產生對環境敏感性、地層下陷及安全輸運等狀況提出評估說明,高鐵表示,高鐵高架橋基礎設計已將各種可能負重納入考量,且從營運以來僅彰化、雲林路段有顯著區域地層下陷造成高鐵結構沉陷問題,其他路段每年的區域沉陷約在正負1公分變化。

此外高鐵也說,過去4年並未發現因營運所產生的車輛反覆荷重造成沉陷的事實,研判未來增班應不致於造成額外的下陷。但對此環評專家質疑,彰雲地區地層下陷每年平均下陷8公分已是事實,假設高鐵行經路線下陷程度是1.1公分,未行經路段是1公分,僅0.1公分的差別可能就代表高鐵運輸有加速沉陷之虞。

但最後基於高鐵加開班次可達到節能減碳,以每班次運輸800人計算,平均可縮減不少交通運輸及旅運時間效益,環評委員會才決議讓此案通過,但也要求高鐵要具體定義何謂非經常性輸運,而一日班次超過175班次,也應執行具體監測措施。

而近期引發討論的地層下陷問題未解決,高鐵反要加開班次,李鴻源則認為,高鐵下陷危險的問是出在變化角度,即使造成下陷也是均勻沉陷,並不會像是山崩的突發性出現,加上高鐵已進行補強,所以加開班次不會有立即的危險,短期內也不會有危險,大家不用太恐慌,但仍須關注下陷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