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母親節了!到底台灣的母親幸不幸福?民進黨今(7)日公布一份民調,結果顯示,覺得台灣母親不幸福的比例為54.9%,高於覺得幸福的41.3%。另有高達87.3%的女性目前不想生小孩,至於不生小孩的原因,以「子女數已足夠」比例最高,其次是「經濟負擔」。

這份《台灣母職議題民意調查》民調是由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發展部、政策委員會與民意調查中心合作執行,針對20~49歲女性所進行的民調。

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87.3%的受訪者目前不想要生小孩,僅有12.1%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生。追問女性不想生育的原因,最多受訪者選擇「兒女數已足夠」(33.2%);其次為 「經濟負擔」(24.6%),也就是有近1/4的受訪者並非主觀上不想生小孩,而是客觀條件的限制,讓她們目前沒有辦法生育小孩。

進一步分析民調數據後發現,在選擇「經濟負擔」的 受訪者中,年齡分佈於30~39歲的比例高於20~29歲及40~49歲,顯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正處於經濟負擔最重的階段,造成越來越晚婚、越來越晚生、 卻越來越不敢生的困境。

至於生育會對工作造成何種影響?在可複選的狀況下,民調發現,有8成婦女覺得「無法全心投入工作」;5成8婦女覺得會「被調職」,另有5成6的受訪者認為會影響「考績升遷」。

政府應如何做才會提高生育意願?在可複選的狀況下,被認為最能提高生育意願的政策依序為:1「平價優良的托兒服務」2.「教育補助」,3.彈性工時。

而受訪者認為台灣母親不幸福的比例為54.9%,略高於覺得幸福的41.3%。

亦出席記者會的台灣社區照顧協會理事長劉毓秀表示,民調結果顯示發放津貼真的沒有用,民眾真正需要的是「平價優良的托兒服務」。她說,台灣從100學年度將推動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然而家長很快就會發現,少掉註冊費還是要交很多錢,而政府的財政負擔將高達80幾億,所以「教育補助」也不能有效的促進生育。

劉毓秀認為,從民調來看,不想生育的原因當中「未婚」也占很高的比例,她認為這些人並不是因為未婚所以不打算生小孩,更可能是因此不敢生而不敢結婚。所以,「政府扛起托育責任」才能真正有效促進生育。

該民調於2011年4月28日、4月29日、5月2日執行,訪問906位20-49歲台灣女性,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