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陳武雄今(6)日表示,目前市面供應的秋刀魚,是去年底捕獲凍存,未受輻射汙染,但仍將持續輻射抽測,及時對外公布結果。今年5月中旬前,將先派遣試驗船到漁場採樣,確認無輻射汙染後,才會准許漁船出海作業捕秋刀魚。

當前熱搜:颱風又來了!「范斯高」明天生成 氣象署揭路徑:不排除發布海上警報

國民黨下午召開中常會,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武雄就「日本震災我國農漁業應變措施」提出專題報告。

陳武雄表示,秋刀魚漁船作業是在每年6月至11月期間,因此在開始作業的5月中旬前,將派遣水試所試驗船前往秋刀魚漁場採樣,之後,回台檢測確認沒有輻射汙染後,秋刀魚漁船才會出海作業。

陳武雄說,水試所每月將定期派遣試驗船至漁場採檢魚體及水樣回台送檢。政府將持續公開透明作業,定期檢測,直到秋刀魚漁季結束為止。他指出,儘管秋刀魚漁場受到輻射汙染的可能性「幾乎不可能」,但政府已經做好最壞情況的因應措施。

他說,如果未來發現秋刀魚漁場受到輻射汙染,依據休漁規定,將強制秋刀魚漁船進行指定性休漁,並給予休漁獎勵金補助;此外,也將輔導漁船赴秘魯外海水域從事美洲魷捕撈作業。

身兼國民黨主席的總統馬英九聽取報告後指出,在6月秋刀魚季節開始前,政府會派試驗船到北太平洋、也就是接近日本的海域測量,確定沒有輻射等安全顧慮後,才會讓漁船出海。馬英九說,「從日本進口的,如果有危險的,我們已經禁止了;已經進來的,經過檢驗也都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此外,陳武雄報告指出,由於日本為台灣最大的花卉出口國,日本地震對產業衝擊相當大,估計損失金額為新台幣8千餘萬元。政府目前所提出的緊急輔導措施包括:擴大內需、開拓日本以外新興市場以及辦理緊急紓困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