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體育選手在國際賽事上的表現有目共睹,不僅曾雅妮、盧彥勳等選手在國際賽場上發光發熱,去年下半年,台灣更連續於北、高兩市舉辦世運、聽奧等國際賽事,增加國際能見度,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行政院體委會國際處處長周瑞表示,雖然國內尚有選手培育經費不足、中國打壓、邦交國少等劣勢須進一步化解,不過對於未來台灣繼續舉辦國際賽事,周瑞則表示,樂觀其成。

周瑞今(25)日於Newtalk「開放編輯室」節目中表示,台灣要繼續舉辦國際賽事須符合下列條件:有相當的選手與經濟實力,並遵守洲際輪辦規則外,最直接的衝擊來自中國的打壓。周瑞認為,中國已在北京奧運嶄露頭角,影響力不容小覷,不過在簽署ECFA以及中華奧會與對岸持續積極溝通下,未來情況可能得到舒緩。

周瑞表示,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規畫籌備時間雖長,卻能帶來數倍於成本的效益。他以奧運、世足賽為例:奧運主辦國雖然需要長達7年的時間建設軟、硬體,卻能帶來30年的進步;而舉辦一屆世足賽,更可帶來6倍於奧運的效益,因此舉辦國際賽事,對於國家或城市的正面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

曾雅妮、盧彥勳、重慶青少棒隊等運動選手的表現雖有目共睹,卻也間接反應台灣體育選手缺乏訓練經費的辛酸。周瑞坦言,目前國內對於選手培育的經費較有限,目前體委會的培育預算一年只有8 、9億,只能補助少數重點項目運動,因此在國家經費稍嫌不足的情況下,企業贊助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未來在運彩基金的挹注下,將可以培育更多優良運動選手。

周瑞舉例:舉辦多年的安麗盃女子撞球賽,就是企業贊助的成功例子,目前也正在與財政部討論企業贊助稅捐減免事宜,期許政府所釋出的善意,能讓更多企業為體壇盡一分力。

此外,今年下半年起,每年有3億運彩基金,將投入運動員的基層培育,與協助其離開運動場後的輔導轉業,甚至退休生涯規劃,未來台灣的運動選手應該有更大的揮灑空間。

剛從新加坡觀察青年奧運會舉辦返國的周瑞認為,台灣舉辦同級賽事,可以辦得更好。周瑞進一步說明:即使中國對台灣主權的打壓,以及台灣的外交困境可能成為台灣申辦大型運動會的阻礙,不過,台灣擁有場館設施以及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經驗的優勢,因此,未來台灣除了積極爭取2019亞運的主辦權外,期望能多方出擊,多辦國際賽事,為國家形象帶來正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