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6月簽署ECFA,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公民智庫執行長廖林麗玲指出,國際媒體報導ECFA雖多以經濟的觀點出發,但文章中隱藏中國以商逼政的企圖明顯,與警告台灣珍惜民主等訊息,值得注意。

台灣教授協會與公民智庫今日發表2010年台灣政情觀察期中報告,會中,廖林麗玲以美國時代雜誌7月12日「重要時刻」為文,直指簽署ECFA對中國獲利最多的,就屬將中國與台灣兩個經濟體綁在一起,最終,中國可以統一台灣。該文並點出,香港民主如何受制於中國。

在英國經濟學人7月1日「瞭解你的客戶」文章裡,廖林麗玲說,該雜誌則提醒台灣保持高度警覺,中國嘗試賄賂而非武力對台。文章並以一幅插圖,以暗喻「中國」的大貓熊拿著一枝冰棒,誘惑暗指「國民黨」的小貓熊,諷刺糖果或許還有甜頭可嚐,但冰棒最終可是會融化的。

廖林麗玲指出,國際媒體雖然大多以經濟觀點做論述,所以,對兩岸關係或貿易常出現如里程碑、歷史性與最具指標性等字眼去形容,不過,經濟學人就特別指出,未來別讓過去ECFA的協商模式重演,這將是對台灣民主的傷害。

此外,中國以商逼政企圖明顯,馬政府雖口稱ECFA是經濟上的協議,但廖林麗玲說,國際媒體都看出中國的策略和最終目的,只有馬政府自己不清楚,卻也未向人民報告清楚ECFA對台灣長期深遠的影響是什麼。

廖林麗玲認為,國際媒體雖普遍瞭解中國對台灣以經逼統的恐懼,但台灣有外籍記者聯誼會,加強溝通爭取國際支持,是台灣未來努力很好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