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今(9)日下午在總統府召開「總統報告:兩岸經濟協議」記者會,親上火線說明兩岸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目的。他強調,由於東協與中國簽訂的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已在今(99)年1月生效,為了避免台灣在亞洲經濟整合趨勢中遭邊緣化,因此必須要洽簽ECFA。

馬英九指出,從根本上看,東協與中國貨物進出口約有9成都可零關稅,而台灣到中國的貨物,若跟東協重疊,立刻受到衝擊,石化業首當其衝。

他舉例,假設這些行業原來賣的東西是新台幣100元,加上9%關稅進入中國是109元;但是東協賣給中國只要100元,一差就差了9元,競爭起來非常吃力。

馬英九表示,2000年時,亞洲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定,到了2009年已增加19倍,台灣卻不在其中。除了台灣之外,只有北韓沒有在亞洲簽自由貿易協定。「北韓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我們怎麼會和北韓一樣呢?」

馬英九表示,國內學者向台灣外商調查,若台灣與中國簽了ECFA,外商在台灣的投資會增加。不只是在台灣的外商增加投資,還會有別的外國廠商到台灣進行直接投資。

他說,政府要把台灣打造成「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簽了ECFA,「達成的機會就更大」。

外界質疑,簽署ECFA後兩岸貿易量大增,可能造成國內貨物衝擊,馬英九表示,「這是正常現象」。像日韓這幾年與中國的貿易量都增加2倍以上,因為中國成為世界主要市場,與各國的貿易量都增加很多。

他強調,不只是跟中國大陸貿易,也會積極與他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目前正嘗試與美、日、韓、歐盟、東協洽簽FTA,如果能簽成,雙邊貿易量也會增加。(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