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若要避免不公與環境負荷超載,並餵飽2050年預估的全球90億人口,人類需要調整飲食習慣與農耕方式。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與農業研究發展國際中心(CIRAD)兩個機構團隊,描繪出未來40年世界人口成長約25億人之際可能發生的情況。

研究的統計基礎來自1961年至2003年的糧產數據,這段期間涵蓋了第三國家受惠甚鉅的稻米產能「綠色革命」。

研究人員依循開放市場裡糧產歷史走向,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假設,並預測由於密集耕作,2050年前農產量將增加。

不過由於更多肉類產量提升,營養豐富與營養缺乏國家之間的差距也會擴大,現今環境問題依然存在,且人類要等到這些真正成為問題後才會設法解決。

另一個相對情境則假設未來走向低密集開發的永續農業,每人每天平均攝取3000卡熱量,肉類或魚類約只佔500卡,即15%,略少於2003年的17%。

生產肉類需要輸入大量原料,牛羊肉類所產生的每卡熱量,需要從稻草等植物消耗7卡;雞肉與豬肉的熱量消耗比約為1比4。

為達到每人每天3千卡的目標,富國必須減少約1/4熱量攝取,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則要依相同比例增加。

研究指出,兩大要素能幫忙填飽數十億人的肚子:一是減少浪費所獲得的效益。目前全球每天超過1/3食物被糟蹋,包括在加工廠內和配送途中。

另外則是人口老化。2050年前,全球平均壽命將提高10歲。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院長歸尤(Marion Guillou)表示:「人口老化,熱量需求也會降低。」

這份報告並警告,要實現上述第二項假設,必須透過市場規範,並保障窮國的主要糧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