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潘彥君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潘彥君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臉書粉絲團更名惡搞   網友受不了

    新聞 臉書粉絲團更名惡搞 網友受不了

    2010.01.25 | 10:25

    社交群體網絡Facebook最近讓瑞典警察很頭痛, 因為有愈來愈多的民眾向警方檢舉Facebook上出現不實的粉絲團體, 以隨意更改團體名字的方式, 讓原本加入的粉絲有受騙的感覺。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與海地地震救災有關。 地震發生後的幾天內, 瑞典Facebook出現了一個募款的慈善粉絲團體,名稱為「一個會員, 兩元克朗,捐款救海地災民。」該團體宣稱與某公司的公關部門合作號招會員,每招到一名會員, 參加的公司就會捐出兩克朗,約台幣八元。在短短的時間內,該Facebook粉絲團就招募了二十萬名粉絲響應海地救災。 然而,日前卻出現該粉絲團改名字了,改成「瑞典戀屍粉絲團」! 讓原本以為自己是做慈善的粉絲錯愕不已,向警方檢舉。去年十二月也出現類似更改名稱的事件, 一個以捐款給心肺研究為名義的粉絲團在募集八萬名粉絲後, 突然改名為「女性投票權應該廢除」,讓不少氣急敗壞的粉絲向警察檢舉, 但警察多是束手無策。 瑞典警方表示, 這樣隨意在Facebook上更改名稱的行為並不構成犯罪。 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以管理者(administrator)的身分, 在Facebook上開粉絲團, 管理者可以寄訊息給粉絲、 改團名或關閉粉絲團。 瑞典警方指出, 隨著社交群體網絡的風行, 已經出現有人以在這類媒體上開立粉絲團廣招粉絲為樂趣, 當粉絲人數愈來愈多時, 管理者將粉絲團名字一改, 完全是惡作劇的心態。 對於如何過濾粉絲團體的真實性, 警方認為有實際執行的困難處。 不過, 有鑒於這類惡作劇的事件有增加的趨勢, Facebook已經有了新的政策, 限定任何超過五千名粉絲的粉絲團不得更改名字, 希望能遏止這類社交功能的濫用。 當然, 在出現這些惡作劇的事件後, Facebook上很快也出現了一個名為「我們是一個不喜歡改名的粉絲團」, 據了解該粉絲團已經有一千兩百名粉絲。 (http://newtalk.tw/)
  • 女生成績太好被排斥   瑞典平權措施不平等

    新聞 女生成績太好被排斥 瑞典平權措施不平等

    2010.01.17 | 09:08

    日前瑞典政府提議有意廢除大學院校積極性平權措施, 法案一旦通過, 性別將不再成為學校篩選學生的標準◦ 這項提案的起因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不少大學為了在某些科系平衡兩性就讀的比例, 因此在選擇學生上, 以性別取代成績, 導致部份成績優秀的學生被淘汰, 也因此引起學生上法院控告學校性別歧視的案件◦ 瑞典幾個受歡迎的科系例如獸醫系、牙醫系、醫學系及心理系都有積極性平權的措施◦ 然而因為女學生的成績普遍比男學生好, 使得男學生成了積極性平權措施的主要受惠者◦ 瑞典政府的這項提案讓人有必要重新檢視瑞典社會關於兩性平權的討論◦ 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 在過去十年來, 瑞典女學生的成績從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學都平均比同齡的男學生好◦ 然而, 一進入就業市場, 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卻依然存在, 而男性擔任主管的比例也超過女性◦ 就學成績與職場經驗的落差, 顯示兩性不平等的現象仍有其結構性的因素◦ 在過去,大學院校採行積極性平權措施, 為的是保障女生的就學權益,並平衡男性過多的科系◦ 可是, 這樣的鼓勵措施, 其背後的邏輯經常是希望女生像男生一樣好◦ 這點從另一份研究可以得到印証, 該研究指出, 雖然男生在校的成績普遍比女生差, 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 男生卻比女生快樂多◦ 主流的兩性平權論述習慣性地認為, 要達到兩性平權的最主要方法便是讓女生享受與男生一樣的機會與權利(力), 卻疏於檢驗構成兩性不平等關係的結構因素, 例如對兩性的性別角色定義與期待◦ 日前瑞典一所初中特別舉行一個小型的師生座談會, 討論為何女生成績比男生好◦ 有趣的是, 不少女學生表示, 女生努力唸書求得好成績是因為有來自家庭、學校甚至是社會上的普遍期望, 認為女生本應規矩唸書, 有一定的儀態, 成績不好的女生是因為懶惰◦ 但是, 男生成績不好卻容易被解釋為好動活潑, 而男生外向也經常被認為是正面的特質, 所以成績不太好不見得對人格有負面的影響◦ 一些男學生也表示, 自己唸書準備考試的心態比較放鬆, 認為差不多就好了◦ 相反地, 許多女學生覺得自己得準備齊全應試◦ 這個座談會透露出儘管不少平權法案及措施的通過施行, 社會上對男女兩性的不同定義與期待, 依然不斷地複製不平等的兩性關係◦ 瑞典政府打算廢除大學院校積極性平權措施, 求的是公平兩字, 但這是無法解決結構性的不平等; 再者, 性別只是社會不平等結構中的一項因子, 階級、種族、年齡都與權力運作有關聯◦
  • 瑞典人組團赴北京     只為採購仿冒名牌

    新聞 瑞典人組團赴北京 只為採購仿冒名牌

    2009.12.07 | 09:30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瑞典人選擇到北京一遊,但觀光的主要目地不是為了紫禁城、天安門或長城,而是為了採購精緻廉價的盜版商品,其中以北京的雅秀市場最受瑞典人青睞。 自2002年開業以來,北京市中心位於三里屯的雅秀市場已打響知名度,販售各種仿冒知名品牌的服裝、內衣、鞋子、皮包、皮帶、電腦、手機等,這個仿冒品天堂不僅造福消費力薄弱的中國人,更吸引不少西方觀光客,其中包括美國一些知名藝人。 根據瑞典公共電台的報導,從瑞典專門到北京購物的旅行團有愈來愈普遍的趨勢。這類以購物為主題的旅行,時間維持在5天左右, 通常週五出發, 隔週二離開中國回到瑞典,扣掉來回飛行的18個小時,這些購物觀光客只花了72個小時的時間在北京, 連時差都沒時間調了。 來到雅秀市場的瑞典人通常手裡都有一張單子,細列想要購買的商品,大多以名牌服飾為主,有人是幫小孩或孫子添購新衣,但也有人是準備將仿冒品帶回瑞典販售。 根據瑞典的法律,入境瑞典的旅客可以攜帶價值1700克朗的仿冒商品(克朗與人民幣的比率約是1:1,與台幣則是1:4),但前提是供個人使用。儘管如此,1700克朗在中國遠比在瑞典好用。舉例來說,瑞典名牌Fjällräven專製保暖輕便的羽絨外套, 一件定價在4300克朗左右,超過台幣15000元;但是在雅秀市場卻可以用300克朗的價錢買到一件幾可亂真的羽絨外套。 正因為雅秀市場賣的都是仿冒品,也衍生出一個特殊的殺價文化,不同的殺價標準在網路上討論流傳,有人認為應該殺到賣價的1/4才不會虧大,也有人說1/10,更有人建議應該自行開價再跟老闆廝殺,各種說法都有,圖的都是一個便宜。有些瑞典旅行團會專門請一個會說中文和瑞典文的翻譯陪同,幫忙瑞典觀光客殺價。 對於中國的仿冒工業,以美國為首的許多西方國家都義憤填膺,譴責這種不道德的商業行為,電腦大亨微軟也批評中國的盜版猖獗,讓微軟在中國每年至少損失100億美元。最新的Windows版本,在雅秀市場只賣200克朗。但這樣的邏輯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大部份的中國人並無力以西方的標準來消費Windows,因此微軟宣稱100億美元的損失其實有些空穴來風。 對於盜版工業的討論,很容易淪入道德的論述,在真貨與假貨之間作無謂的辯論。然而弔詭的是,名牌與仿冒品其實是共生體,需要彼此才能在資本主義的經濟運作下繼續生存下去。瑞典小中產階級的名牌美夢,在北京的雅秀市場得以實現,這無關道不道德,這是21世紀追求某種生活價值的身體力行。而18小時飛行對環境的影響,顯然不是這些中產階級最關心的。(http://newtalk.tw/)
  • 入籍瑞典要上公民課 ? 人民黨政策遭否決

    新聞 入籍瑞典要上公民課 ? 人民黨政策遭否決

    2009.11.25 | 10:50

    在瑞典, 所有外來移民在住滿一定時間後, 都可以依法申請瑞典公民。 為了能更進一步促進族群融合,瑞典人民黨(folkpartiet)認為有必要多設限,因此在兩千零八年提議所有瑞典的新移民,都必須上所謂的公民課(immigrant citizenship course),並通過語言考試後, 才可以申請入瑞典籍。 但是, 這項提議在該黨剛落幕的黨代表大會中, 遭到多數黨員投票反對, 對人民黨的移民整合政策是一大打擊。 不少人民黨員表示, 這項公民課程的提議過於籠統,尚未明確說明課程的內容為何,黨中央曖昧不明的立場,讓人以為公民課程的主旨是傳授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而不是瑞典的社會文化。也有人擔心,這項政策過於保守,恐怕會讓選民將人民黨與極右派的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聯想在一起。 現任瑞典族群融合及性別平等部長的Nyamko Sabuni是這項提議的主導人之一, 對於提議未能獲得黨員的支持表示失望。 她一再強調, 公民課程的設計主要是希望能給所有想成為瑞典公民的人一個重新思考不同文化價值的機會, 她以家庭關係為例表示,與其他許多社會相較,瑞典可以算是一個相當極端的社會, 因為個人實現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於家庭。 對Sabuni而言, 公民課程有助新移民進一步了解瑞典社會的核心價值, 增進族群的融合。 對於提議未通過, Sabuni表示將尋求新的途徑來改善族群關係。 用公民常識或語言測驗的方式來過濾外籍人士入籍, 在其他歐洲國家如英國、荷蘭及丹麥早已行之有年, 不過這類考試究竟對族群融合有何幫助, 是值得質疑的。 最近幾年這些有公民或語言考試的國家陸續發生種族衝突事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非是兩千零四年荷蘭籍導演Theo van Gogh因為拍攝關於回教文化的影片遇害身亡的事件,以及丹麥媒體兩千零五年因刊登穆罕默德諷刺漫畫而引起回教世界的強烈不滿; 而同年英國的伯明罕也發生三名亞裔男子殺害一名黑人的悲劇。 在歐洲, 族群融合的議題經常是單向且不平等地被討論, 主流的論述太過西方文化霸權, 往往強調外來移民該如何適應融入社會, 卻忽略了族群關係的和諧與否是雙方面的, 一味地要求新住民接受「新的價值觀」, 除了間接否定及貶低新住民本身的世界觀以外, 更技巧性地在不同族群間建立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瑞典人民黨若真要設立公民社會課程, 那麼生長在瑞典的人也應該來參與上課, 學習與其他文化的人相處, 需要重新思考不同文化價值的不只是新移民, 瑞典人也需要, 也許瑞典人可以學習並效仿其他社會的正面價值, 這才是多元化社會可貴的地方。
  • 瑞典醫師將可開文化醫療處方

    新聞 瑞典醫師將可開文化醫療處方

    2009.11.16 | 09:54

    文化活動將成為瑞典醫療體系的一部份,這是最近瑞典政府最新公佈的政策。根據這項新的政策,醫生的處方單上可以列出適合患者的文化活動,與一般的藥物治療互補。這項新的醫療文化措施,將率先於瑞典南部大城Helsingborg試辦,瑞典政府也已撥款五十萬克朗(約兩百萬台幣)給該城,預計試行一年,並於2011年夏天完成評估報告,如果反應不錯,將可能擴大到瑞典其他城市。 學術界早已有研究指出,參與文化活動可以帶給人舒服的經驗與感受,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影響。有鑑於此,瑞典政府希望能更進一步,透過經費補助文化參與的方式,來看實際的效果,並提高醫療品質。 這項新措施的施行方式,倒不是患者可以隨意透過醫生拿到看歌劇或電影的門票,而是藉由醫生與患者之間充分的溝通,找出一個有助於患者身心健康的藝文活動,這包括的範圍很廣,例如音樂、戲劇、合唱團、園藝、參加讀書社或者是與大自然接觸的活動等都適用於這項政策,最重要的是希望透過文化參與,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據了解,瑞典政府所撥放的五十萬克朗,其中有一部分將用在醫療人才訓練上,然而還有一部份的錢將提供給文化工作者,希望能藉此鼓勵其創作,也許因為觀眾群中有患者,甚至能激發出不同的藝術表演。 至於該政策適用於哪些患者?根據瑞典政府,這項新政策將先鎖定因為憂鬱症、過勞、焦慮等而長期請病假在家休養的人。瑞典政府表示,為了能順利推展這項新措施,並達到預期的正面效果,將組成專人小組,同時也有協調各部門如文化部與社會部的負責人。因此,醫生根據看診結果,可以依序開文化處方,或者可以請其他專家進行進一步的調查,了解什麼樣的治療對病人最有利。 瑞典自九零年代開始,因為健康因素而長期請病假支領社會保險津貼的人數愈來愈多,近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瑞典失業人口直線攀升,目前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八左右,這對社會福利支出是一大負擔。因此,這項醫療文化措施可以視為瑞典政府嚐試從另一個方式來提升就業人口,希望讓長期請病假的人可以透過藥物以外的方式, 找到新的動力與對生命的期待,重新回工作崗位。 瑞典社會各界對這個新措施都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將文化與醫療結合將會創造雙贏的局面,除了提升醫療品質以外,也能刺激文化消費。至於成效如何,一年以後即可見分曉。
  • 搭霸王車代價      斯德哥爾摩全球最貴

    新聞 搭霸王車代價 斯德哥爾摩全球最貴

    2009.11.06 | 01:05

    搭霸王車如果被查到, 罰款最重的是哪個城市? 答案是斯徳哥爾摩◦ 這是Planka.nu在檢視全球二十四個主要城市後, 所公佈的結論◦ Planka.nu是瑞典一個積極推動免費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組織, 其網絡遍及首都斯徳哥爾摩、戈登堡(Goeteborg)等地, 甚至在芬蘭也有分部◦ 根據該團體最新的調查, 在斯徳哥爾摩搭霸王車, 如果不幸被發現, 乘客要付的代價最高, 高達一千兩百克朗, 相當於五千五百元台幣左右◦ 根據該組織的調查, 前十名高罰款城市如下: 1. 斯徳哥爾摩: 1 200 克朗 2. 都柏林: 1 020 克朗 3. 奧斯陸: 889克朗 4. 布魯塞爾: 857克朗 5. 赫爾辛基: 841克朗 6. 哥本哈根: 822克朗 7. 里斯本: 725克朗 8. 紐約: 701克朗 9. 雅典: 612克朗 10. 羅馬: 520克朗 (數據來源: Planka.nu, 一克朗相當於台幣四點五元◦) Planka.nu指出二十四個城市的平均罰款是五千五百克朗, 相當於台幣兩千五百元左右,這顯示出斯徳哥爾摩的罰金比其他城市多出兩倍◦ 這份調查報告是Planka.nu一系列宣傳免費搭乘的活動之一, 該組織強調儘管在斯徳哥爾摩搭霸王車的罰款高, 負責大斯徳哥爾摩地區大眾交通運輸的SL公司, 每年花在地鐵閘門以及驗票手續上的費用卻是高達二億二千五百萬克朗, 這表示高罰金並無法有效遏止民眾搭霸王車◦ 成立於兩千零一年的Planka.nu, 是個自發自願性的組織, 成員主要都是志工, 其經費來源全部來自「霸王車費」(plankakassan)◦ 「霸王車費」的起源來自於Planka.nu最核心的宣傳策略, 也就是鼓勵民眾搭霸王車, 其網站上還有提供網友幾個成功率較高的搭車技巧◦ 當然, 不幸被查到的可能性不能完全被排除, 因此, Planka.nu推出所謂的「霸王車費」, 有興趣搭霸王車的民眾可以加入成為會員, 每個月的霸王費用是一百克朗, 也可以選擇搭半年的霸王車, 費月則是五百克朗◦ 所以, 如果有會員不幸被查到, Planka.nu會出面幫會員付罰款◦ 因此, 「霸王車費」有點類似標會, 當有人遇難時, 所有人會出面協助◦ 在斯徳哥爾摩一張公車地鐵通用的月票價錢是六百九十克朗, 大概是台幣三千元左右◦ 在瑞典一個月平均薪資約是兩萬克朗, 在扣掉該繳的稅之後, 剩下大約一萬七千克朗(別忘了, 瑞典是個高福利高課稅的國家)◦ 當然, 這些都是平均值, 有人每個月的薪資可能更少或更多◦ 不過, 這多少指出交通費用是一筆開銷, 對於低收入者更可能是一大負擔◦ 這正是Planka.nu最關心的一群人, 因為高罰金最有可能直接影響到這群人, 這更顯得整個罰金制度的不公平處, 處罰原本就沒有能力支付的人◦ 對Planka.nu而言, 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是人民應有的權力, 它不應該與個人所得有任何關係◦ 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不管是上班、上學、就醫、社交娛樂等, 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緊密地與現代人的生活結合, 它同時也是社會可以正常運作的重要基本條件之一◦ 因此, Planka.nu認為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力, 它不是根據消費能力而產生的選項◦ Planka.nu認為許多城市都把大眾交通運輸當作生意來經營, 既然是生意就會講求獲利, 但這樣的資本主義經營哲學只會加深貧富之間的差距, 甚至更進一步侷限弱勢族群的行動力(mobility)◦ 再加上環境的考量, 免費的大眾交通運輸只會鼓勵更多人搭乘, 減少自用客車的使用率◦ Planka.nu主張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應該一律免費, 經營的財源可以透過課稅來取得, 特別是透過富人稅, 也就是對極富有的人多課稅◦ 當然, 有錢人對此非常不以為然, 畢竟這些富人搭供車禍地鐵的機率微乎其微, 怎麼可能還願意多花錢讓別人享受福利? 這暴露出個人與社會之間微妙複雜的關係, 不少人一旦功成名就之後, 習慣地視自己獨立於社會之外, 忽視其與社會其實是共生的關係◦
  • 瑞典極右派投書批回教徒   引發言論歧視爭議

    新聞 瑞典極右派投書批回教徒 引發言論歧視爭議

    2009.10.25 | 23:31

    十月十九日, 瑞典極右派政黨Sweden Democrats的主席Jimmie Aekesson投書媒體, 文中充滿排外的字句, Aeksson更是將矛頭對準伊斯蘭教與回教徒, 指出瑞典國內的回教徒是瑞典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面臨最大的威脅◦ 該文一曝光後隨即引起瑞典各界的討論, 有人批評選擇刊登文章的媒體, 有人檢舉該政黨認為其言論已嚴重損害並威脅到瑞典回教徒的尊嚴與安全◦ 無獨有偶, 十月二十二日在英國, BBC因為邀請右派政黨British National Party參與辯論節目, 引起不少民眾抗議, 認為BBC不應該讓充滿種族歧視的政黨在媒體曝光傳播扭曲的政見與價值觀, BBC則認為言論審查不是BBC應該做的事, 社會大眾有判斷的智慧◦ 這兩起極右派政黨在媒體曝光的新聞, 在瑞典與英國都分別引起熱烈的討論, 討論焦點在於在民主的政治體系裡, 社會與政黨應該如何面對與回應極右政黨的政見◦ 有鑑於此, 瑞典媒體「今日新聞」(Dagens Nyheter)於十月二十五日特別製作專題, 進一步了解歐洲各國極右派勢力發展的狀況◦ 根據「今日新聞」的報導, 目前在歐洲右派政黨有參與執政的國家包括瑞士、義大利和斯洛伐克, 政黨比例分別為百分之二十九、百分之八點三和百分之十一點七◦ 至於右派政黨在國會擁有席次的國家則包括奧地利(28.2%)、挪威(22.9%)、丹麥(13.9%)、比利時(12%)、保加利亞(9.4%)、盧森堡(8.1%)、拉脫維亞(6.9%)、荷蘭(5.9%)、希臘(5.6%)、芬蘭(4.1%)、及匈牙利(2.2%)等國◦ 瑞典的右派政黨尚未在國會有任何席位, 但民調顯示瑞典的Sweden Democrats很可能在明年的國會選舉裡勝出進入國會殿堂◦ Sweden Democrats在去年的歐盟國會選舉表現亮眼, 拿下百分之三左右的選票, 根據今年八月中旬的一份民調顯示, Sweden Democrats的支持度已攀升到百分之五點六, 超過進入國會百分之四的門檻◦ 面對Sweden Democrats逐漸升高的支持度, 以及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 執政黨與在野黨紛紛大打道德戰, 強調如果Sweden Democrats真的進入國會, 將排除合作的可能, 瑞典現任首相Fredrik Reinfeldt甚至表示, 如果下屆選舉的結果顯示他必須與Sweden Democrats 合作才可能繼續組聯合政府執政, 那麼他將選擇下臺◦ 如此決斷的立場道出了瑞典政界與媒體面對Sweden Democrats的被動態度及過度道德化◦ Sweden Democrats自一九八八年建黨以來, 瑞典媒體與其他政黨的態度經常是漠視, 不與其打交道, 除了強烈的道德劃分以外, 多數人擔心報導Sweden Democrats, 會協助散播該政黨的種族歧視的言論◦ 兩千零六年瑞典外交部與安全情治單位甚至關閉Sweden Democrats 的網站, 此舉卻引來言論自由的大辯論, 最後不僅Sweden Democrats 的網站重新開放, 更有專家指出該事件讓Sweden Democrats博得一些同情票, 因為同年的國會大選裡, Sweden Democrats 雖然未能跨過百分之四的門檻, 卻也獲的近百分之三的選票, 居所有未能進入國會的政黨之冠◦ 自兩千零二年以來, Sweden Democrats的勢力成長雖然緩慢但一直穩定增加, 因此有政治學者指出一昧地漠視該政黨, 也許不是最好的方式, 瑞典其他的政黨應該嚐試與Sweden Democrats就政見進行辯論, 例如Sweden Democrats主張停止外來勞工移民, 一個合理的問題是瑞典國內的勞動力是否足夠支撐經濟成長, 如果不夠, 那麼Sweden Democrats預計如何應付◦ 就議題進行討論辯論, 可以讓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參與辯論的政黨◦ Sweden Democrats長期被其他政黨忽視排拒, 使得該黨的政見在公共輿論裡曖昧不明◦ 如今某一媒體刊登Sweden Democrats主席的排外政策, 儘管備受爭議, 但最起碼讓選民知道該黨究竟主張什麼, 經由公開理性的討論, 讓不同的價值觀衝撞交流, 這樣的辯証過程是偏見與歧視最大的敵人◦
  • 積極性平權?  瑞典女學生抗議不公

    新聞 積極性平權? 瑞典女學生抗議不公

    2009.10.15 | 18:37

    三十一名瑞典女學生於日前, 聯合向法院控告瑞典南部著名大學隆徳(Lunds universitet)性別歧視◦ 這些女學生於去年申請隆徳大學的心理學系,但透過非營利組織Centrum för Rättvisa(正義中心)的協助調查,發現這些女學生成了隆徳大學積極性平權措施的受害者◦ 這些女性申請者的成績都非常優異, 但是根據隆徳大學的積極差別待遇政策, 在保障名額的人數中, 如果這些女學生的成績與男學生一樣好, 那麼男學生將會被優先考慮, 因為心理系長期以來是女學生居多◦ 在民主發達國家, 為了改善某些社會結構性不平等的現象, 通常會採用積極性平權措施(positive discrimination), 針對不同特性或條件的社會成員給予不同的待遇◦ 這類平權措施在職場及教育單位最常見◦ 然而, 積極性平權措施究竟平不平等? 決定誰能受惠的標準是否真的合理公平? 這兩天這些問題成了瑞典媒體探討的焦點◦ 在瑞典, 心理學系是相當熱門的科系, 因為競爭激烈的關係, 有興趣申請的通常都是認真勤學的學生◦ 在瑞典沒有所謂的大學聯考, 因此甄選過程以在高中或先前的學歷為準◦ 這三十一名女性申請者都是成績優秀的學生, 然而因為其性別的緣故而無法進入自己夢想已久的科系, 其失望不滿的心情可想而知◦ 因此在Centrum för Rättvisa(正義中心)的協助下, 於十月十四日正式向法院控告隆徳大學性別歧視◦ 儘管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隆徳大學的校長對媒體表示將不會因此停止積極性平權的措施, 他強調這件案子必須從兩方面來討論, 一個是個人, 另一個則是社會整體發展◦ 他表示能體會這些女學生的心情, 但是如果沒有這類積極平權措施, 職場性別分配不均的現象會愈來愈嚴重, 沒有人會想要在一個社會裡, 所有的幼稚園老師都是女的, 而所有的工程師都是男的◦ 瑞典大專院校採取積極性平權措施是滿普遍的現象, 針對的標準包括性別與種族◦ 諷刺的是, 這類平權措施所引起的法律訴訟也愈來愈普遍◦ 瑞典著名大學烏布撒拉(Uppsala universitet) 的法律系設有與種族相關的保障名額, 其中百分之十的名額保留給父母皆是外國人的學生, 這項政策在數年前引起爭議, 因為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申請被拒絕, 原因是該名學生的雙親中只有一人是外籍◦ 這件案子最後到了最高法庭, 兩千零六年最高法庭判決這樣的保障政策違法◦ 根據Centrum för Rättvisa(正義中心)今年最新的調查數據, 全瑞典三十六個高等學府,有四分之三採用積極性別平權措施, 平衡學生之間兩性的比例◦ 然而, 在瑞典因為女生就讀高等教育的比例向來比男生高, 佔百分之六十左右, 這當中的原因包括女生中學的成績比男生好, 因此申請唸大學的比例較高等◦ 也因此, 在甄選過程中受到性別歧視的以女生居多◦
  • 瑞典報告 / 學校受歡迎小孩   身體較健康

    新聞 瑞典報告 / 學校受歡迎小孩 身體較健康

    2009.09.30 | 10:30

    在學校較受歡迎的小朋友, 長大後身體比較健康◦ 這是斯徳哥爾摩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所得到的結論, 這項研究主要探討健康與社交環境的關聯◦ 根據瑞典平面媒體「今日新聞」(Dagens Nyheter)的報導, 這份研究指出小時候在班上較不受歡迎或地位較低的小朋友, 長大成人後較容易有健康方面的疾病, 這類小朋友在班上的影響力較低, 較不容易得到其他同學的支持或認可, 師長對這類小孩也較不會有高度的期望, 這因此影響了這類小孩的志向與野心◦ 這與在班上較受歡迎的小孩其日後的社會與健康發展有明顯的不同◦ 這項研究訪問追蹤了一萬四千名在一九五三年出生的瑞典人, 這些人都是在首都斯徳哥爾摩地區成長受教育◦ 這份研究的數據來源主要來自訪談, 舉例來說研究員訪問某一班的同學, 問當他們十二、三歲時, 最希望和班上的哪些同學合作, 每個人可以選擇三位, 最後計算誰的票數最多◦ 調查數據顯示, 得票高的學生通常在班上扮演中心的角色, 這些受歡迎的學生不僅討人喜歡並有一定的社交影響力, 成為班上其他同學注意、認識互動的對象◦ 就健康方面, 這項研究分析從一九七三年到兩千零三年, 受訪者使用醫療資源的情況, 發現小時候在班上最不受歡迎, 也就是得票數最低的人, 健康情況最差◦ 更具體來說, 這些小時候不受歡迎的人, 得到心臟方面疾病的風險比較受歡迎者要高達九倍之多, 而患糖尿病的機率也高出三、四倍◦ 這類疾病通常與個人的生活方式習慣息息相關◦ 針對幼時較不受歡迎的人, 這份研究也列出其他高風險的疾病與問題, 例如憂鬱症、心理疾病、酗酒、毒癮等◦ 在過去已有不少研究顯示, 健康與個人社經地位有關聯, 社會層級愈高的人, 通常健康情況也愈佳◦ 然而, 「今日新聞」所報導的這份研究卻意外地發現, 小孩的家庭社經背景與在學校受歡迎的程度並沒有絕對關係, 換言之, 社會階級在這項研究裡不構成小孩日後身心健康的決定因素◦ 這份研究想傳遞的訊息是, 對小孩而言, 學校生活不只是考試成績而已, 學校是小朋友學習互動, 並互相影響的重要社交場所, 其重要程度影響到他們日後的健康情形◦ 儘管受歡迎的程度如何定義與界定有待進一步釐清, 這項研究的確提出一些有趣的數據, 讓人進一步思考家庭、學校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 移民歐洲   挪威最受歡迎  希臘最難

    新聞 移民歐洲 挪威最受歡迎 希臘最難

    2009.09.27 | 17:23

    在歐洲出現了一群新的「遊牧族群」— 沒有身分的移民(undocumented migrants), 這些人在歐洲遊走數年, 躲避移民警察的追捕, 為的是尋找一個最適合申請避難(asylum)的國家◦ 根據瑞典平面媒體今日新聞(Dagens Nyheter)的分析, 目前最受這些移民歡迎的國家是挪威, 而申請避難成功率最低的則是希臘◦ 這些沒有身分的移民心中似乎有個歐洲國家名次表(league table), 哪裡好申請就往哪裡去, 只要能遠離家園的貧窮、戰亂、迫害, 他們願意繼續流浪, 直到有一天, 某個歐洲國家大發慈悲願意收留他們◦ 基本上,所謂沒有身分的移民指的是沒有合法居留權的移民,他們可能是避難申請遭拒絕但仍然留在申請國內;他們也有可能以非正常的管道進入歐洲,而完全置身於移民體系外;也有可能是簽證過期但仍繼續滯留◦ 西班牙、法國和希臘因為地緣的關係, 經常是非洲難民登陸歐洲的首站,海上難民(boat refugees)在海上漂流絕望的面孔經常是媒體捕捉的焦點◦這些歐洲國家早已多次向歐盟求救,表示難民的數目早已超過各政府所能負擔的範圍,希望其他歐洲國家能伸出援手◦ 瑞典是目前歐盟的輪值主席國, 在接任職務之前, 瑞典的總理即對媒體表示非常希望能在這輪值的六個月內,凝聚會員國的共識,提出一套具體的歐盟移民政策,其中以申請避難為最重要的議題◦ 歐盟共識 接收更多難民 瑞典的移民部長Tobias Billstroem日前表示,在開會協商之後,歐盟各國逐漸對難民政策達成共識,認為歐盟應該接收幫助更多的難民,不過, Billstroem 強調,這個新的難民政策(Stockholm Program)並非強迫性,也就是說會員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參與◦ 根據歐盟的數據, 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千多萬的難民,而其中二十多萬人需要進一步協助安頓◦在兩千零八年,約有六萬五千名的難民接受安頓,而歐盟接收了五千六百名,其中有一千九百名來到了瑞典◦以人口比例來看,瑞典是目前接收最多難民的國家(瑞典人口約九百萬人),兩千零八年,瑞典接受了一千八百八十名難民,而兩千零九年設定的名額是一千九百名◦ 然而諷刺的是,對沒有身分的移民而言,瑞典的醫療資源卻並不是非常的慷慨◦根據人道救援組織Doctors of the World最新公佈的研究顯示,在醫療資源提供上,沒有身分的移民最難在瑞典和希臘獲得需要的醫療服務◦ Doctors of the World 訪問了十一個歐洲國家,和一千兩百二十名沒有身分的移民◦依照法律規定, 在瑞典申請避難遭拒絕的移民,只能利用急診的醫療服務, 但移民必須自行負擔全部的醫療費用, 看一次急診的花費約是兩千一百克朗(約台幣八千多元),孕婦生產的花費則高達兩萬到兩萬五克朗(約台幣八萬至九萬元)◦ 難民排行榜 老弱婦孺易被排除 然而,許多沒有身分的移民儘管生病需要就醫, 也不敢到醫院, 因為擔心醫院會檢舉他們◦也因此,在瑞典幾個大城市裡,有所謂的「地下診所」,裡面有志工醫生及護士幫沒有身分的移民看診◦ 根據歐盟目前仍在談判桌上的難民政策,接收難民的歐盟國家將可以獲得每人四千歐元的補助,經費來自於歐盟的難民基金◦ 然而讓人較質疑的一點是,參與接收計畫的國家有完全的自主權,決定哪些難民可以來到歐盟,這恐怕會產生所謂的難民排行榜,協助國可能會將難民的教育程度、年齡、性別等與本國的就業市場需要一並考量◦如此一來,最需要協助的老弱婦孺反而最容易被篩除◦這個新的難民政策將在今年十二月份,在歐盟的高峰會上進一步討論◦
  • 瑞典年輕人佔領空屋   抗議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

    新聞 瑞典年輕人佔領空屋 抗議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

    2009.09.20 | 22:17

    Cementa AB是瑞典著名的大型建材公司, 以生產水泥為主, 有一半的產量外銷到歐洲、美國及非洲等國家 ◦ 這幾週來, Cementa AB位於瑞典首都斯徳哥爾摩南部郊區Liljeholmen的分公司成了媒體報導的焦點, 原因倒不是與水泥生意有關, 而是Cementa AB在Liljeholmen的一個辦公地點被一群年輕人「佔領」了◦ (右圖: 瑞典年輕人佔領廢棄的辦公地點, 表示對資本主義經濟下資源分配不均的不滿) 根據瑞典媒體的報導, 這個佔領活動是由一個名為Kommando Carl Bildt的組織主導, 該團體是在八月二十八日深夜進入這座半荒廢的辦公大樓, 大約有二十名年輕人參與, 並在隔日正式宣布據樓成功, 也隨即引來媒體的採訪報導◦ 一名年輕人對外表示, 他們需要一個可以長期聚會活動的地點, 因此才決定佔領Cementa AB這個廢置不用的辦公地點◦ 這群年輕人在辦公建築外牆掛上旗幟標語, 其中一幅黑色旗幟上面寫著: Reclaim the Welfare (收復福利), 傳遞社會主義、社會正義的訊息◦ 面對二十名不請自來的年輕人, Cementa AB的主管也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 與年輕人面談, 卻未能達成任何共識, Cementa AB 於九月九日正式向警方檢舉Kommando Carl Bildt, 不過該團體堅決表示拒絕離開辦公地點◦ 筆者於九月十七日到該辦公地點探訪, 抗議的旗幟標語都還在, 而Kommando Carl Bildt 的網站ocupantscenen.se也列出未來七天的行事曆, 將在辦公地點舉辦活動, 包括整理辦公地點內部環境、影片觀賞、講座以及替其他佔領夥伴加油打氣的聚會等◦ 看來, Kommando Carl Bildt 準備長期奮戰◦ 從據樓以來, 陸續有民眾前來替Kommando Carl Bildt 加油打氣, 不少部落客也幫這些年輕人打知名度◦ 不只在斯徳哥爾摩, 瑞典其他城市從南到北也都出現年輕人佔領空屋的事件, 瑞典南部大城隆得(Lund)長期以來缺乏住屋, 影響許多正在求學或剛畢業的年輕人, 於兩千零八年開始即有積極團體佔領空屋的活動, 之後陸續延燒到其他城市◦ 若再將視野放遠, 其實在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亞洲等, 都有類似佔領空屋的事件◦ 美國記者Robert Neuwirth表示全球大約有十億名squatter, 也就是佔領空屋的人, Neuwirth長期關注全世界許多城市因為空間資源分配不均, 而加深貧富差異的現象, 導致貧民區的產生, 弱勢族群在富裕城市的邊緣每天與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奮鬥掙扎◦ 如同Kommando Carl Bildt 在其網站上表示, 他們的活動戰場是都會城市, 他們的活動目標及宗旨是挑戰城市裡不公平的社會現象, 遊民問題、年輕人住屋及學生住宿問題日益嚴重, 在許多人找不到落腳處的同時, 在城市裡卻有不少空屋大樓, 如此諷刺弔詭的現象, 不僅是政府的無能更是無情◦ 這種佔領空屋的策略是對城市空間設計及使用權最直接的抗議, 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在推行美化城市的活動, 然而, 何謂美化? 從許多城市設計的藍圖來看, 美化似乎是一步步將市場自由經濟體制的副(負)產品掃到黑暗的角落, 所謂眼不見為淨◦ 因此公園有了關閉時間、少了舒服的長櫈, 因為擔心遊民在此過夜, 影響市民生活品質及市容觀瞻; 大型的購物中心在城市裡四處林立, 讓原本可以是人行道或市集廣場的公共空間成了商場股東的地產, 城市空間的使用權與消費能力逐漸成正比◦ 透過佔領Cementa AB 一處荒廢不用的辦公地點, Kommando Carl Bildt希望瑞典社會能正視社會資源不公平分配的問題, 以及低層人民生活的困境◦ 對這些年輕的squatters而言, 瑞典這個原本人人稱羨的福利國早已淪陷◦
  • 瑞典男女不平等?  紙鈔幣值透露玄機

    新聞 瑞典男女不平等? 紙鈔幣值透露玄機

    2009.09.12 | 17:10

    職場向來是討論兩性平權議題的主要戰場, 從男女同職不同酬、職別、升遷到育嬰津貼等都是平權團體長期積極監督, 且敦促改變的重要領域◦ 在許多發達國家, 兩性平等平權逐漸朝正面的方向發展, 儘管如此, 不少平權組織仍然對發展的速度與規模表示憂心, 強調該做的事仍然很多, 更令這些團體擔憂的是, 兩性平等、女男平等在三、四十年社會運動的推波助瀾下, 很容易淪為政治人物的口號, 甚至是政治酬庸的最佳藉口◦ 這使得平權團體面臨一個挑戰: 如何讓兩性平權議題繼續捕捉媒體的焦點, 並持續引發討論? 換言之, 文宣成了關鍵武器◦ 對此, 瑞典綠黨給了我們另一個思考男女真的有別的方式— 鈔票◦ 右圖: 瑞典綠黨從瑞典五種不同的紙鈔, 挑戰男女在職場上的差別待遇 (照片提供: 瑞典綠黨) 瑞典綠黨從兩千零八年夏天開始, 展開另一波新的文宣攻勢, 企圖刺激公共輿論, 讓職場兩性平權的問題再度成為焦點◦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文宣品, 是這一幅列出瑞典五種紙鈔的海報, 面額從一千克朗到二十克郎不等(一克朗約是台幣四塊錢)◦ 海報下方的標題意思是: 不同性別, 不同價值◦ 而最下方的幾排文字, 則是指出在瑞典, 男女同職不同酬的現象仍然很嚴重, 綠黨有明確的政策來改變這個不公平的現象◦ 這張海報從去年除了在瑞典主要的平面媒體刊登以外, 到兩千零九年在地鐵的車廂裡也可以見到◦ 我們就來逐一看看這些鈔票到底和男女不平有何關聯◦ 最上方是面值一千克朗的鈔票, 鈔票的主要肖像是瑞典最有名的國王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Vasa 1496-1560), 他創立了瑞典的世襲君主制, 同時也設立中央政府的體制, 統一當時仍缺乏單一有效行政體系的瑞典◦瓦薩國王最受後人流傳的不外乎是在1523年6月6日, 帶領瑞典脫離丹麥控制的卡爾瑪聯盟(Kalmar Allians), 成為獨立的國家◦ 除此以外, 瓦薩國王也在1527年正式與路徳教會合併, 路徳教派成了瑞典國教, 而瑞典也因此成為政教合一的國家, 直到1951年瑞典政教合一的情況才結束◦ 瑞典五百元鈔票上的人像則是另一位有名的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Karl XI 1660-1697), 他帶領瑞典軍隊打贏了瑞典歷史上流血最多的戰役之一: 斯堪尼亞戰(Scania War), 英勇地擊退丹麥軍隊◦ 除此以外, 卡爾十一世也在任期內於1668年建立瑞典的中央銀行(Riksbanken), 從鈔票上卡爾十一世的肖像背後, 可以看到中央銀行最初的建築風貌◦ 再來看一百元鈔票的畫像,這是聞名國際的瑞典植物學家卡爾•馮•林奈(Carl von Linné), 林奈因為創造了生物物種命名、排序和分類的生物學分類系統而被稱為「分類法之父」◦ 他提出了「二進位命名法」, 即為植物或動物分派了兩個名稱, 第一個叫屬, 第二個名稱叫種, 林奈奠定了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基礎◦ 在看了瑞典三種不同紙鈔的肖像後, 瑞典五十元紙鈔的肖像終於出現了一名女性, 她是瑞典知名的聲樂家珍妮•林德(Jenny Lind), 林德堪稱是瑞典第一位登上國際舞台的聲樂家, 天資優異的林德在九歲的時候, 就進入了皇家歌劇院◦ 林德寬廣的音域是她最被稱讚的特色, 而她日後也成為瑞典皇家音樂學院的成員◦ 瑞典紙鈔面額最小的是二十元, 上面的人像則是瑞典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女性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Selma Lagerloef), 她是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得獎人(1909), 同時也是瑞典學院第一位女院士(1914)◦ 拉格洛芙最有名的文學作品是瑞典學童必讀的《尼爾斯騎鵝歷險記》(瑞典書名Nils Holgerssons underbara resa genom Sverige), 二十元紙鈔的背後則是該書的封面圖片◦ 拉格洛芙也因為這本書而榮獲諾貝爾獎, 也是史上唯一以童話作品得獎的作者◦ 拉格洛芙早期擔任教職, 一邊教書一邊寫作, 陸續有作品出版◦ 1895年因為獲得皇家獎助金及出版所得, 她便辭去教職遠赴義大利旅行, 將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融入寫作的題材◦ 拉格洛芙的寫作生涯在1905年出現重要的轉折, 瑞典教育部委託她為小學生撰寫一本融合瑞典地理與歷史的讀物, 為此, 拉格洛芙與友人花了三年的時間跑遍瑞典, 完成她最有名的童書作品《尼爾斯騎鵝歷險記》◦ 這五張紙鈔介紹了瑞典幾個重要的歷史人物, 若更進一步探討每個人物背後的故事, 對瑞典這個國家的歷史大概也略知一二◦ 只不過有趣的是, 這五張紙鈔的面額似乎與性別有著細微的反比關係, 從一千元到二十元, 從瓦薩國王到拉格洛芙, 鈔票肖像的選擇是歷史的偶然亦或是權力結構的必然, 這是瑞典綠黨想要挑戰的◦ 根據瑞典綠黨的調查, 目前以同樣的工作而言, 瑞典女性在職場的薪資比男同事要少, 差距約是薪資的百分之十六, 綠黨認為這樣的差別待遇, 主要來自於社會各種體制裡普遍存在對女性的歧視, 這種結構性歧視長久以來被默默認可接受, 就如同沒有人會去質疑鈔票上的人物畫像, 是否與充斥在社會上其他各種不同的文化符號一樣, 暗示著某種壓迫性的權力關係◦ 瑞典綠黨從鈔票看到兩性的不平權,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