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典政府提議有意廢除大學院校積極性平權措施, 法案一旦通過, 性別將不再成為學校篩選學生的標準◦

這項提案的起因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不少大學為了在某些科系平衡兩性就讀的比例, 因此在選擇學生上, 以性別取代成績, 導致部份成績優秀的學生被淘汰, 也因此引起學生上法院控告學校性別歧視的案件◦ 瑞典幾個受歡迎的科系例如獸醫系、牙醫系、醫學系及心理系都有積極性平權的措施◦ 然而因為女學生的成績普遍比男學生好, 使得男學生成了積極性平權措施的主要受惠者◦

瑞典政府的這項提案讓人有必要重新檢視瑞典社會關於兩性平權的討論◦ 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 在過去十年來, 瑞典女學生的成績從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學都平均比同齡的男學生好◦ 然而, 一進入就業市場, 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卻依然存在, 而男性擔任主管的比例也超過女性◦ 就學成績與職場經驗的落差, 顯示兩性不平等的現象仍有其結構性的因素◦

在過去,大學院校採行積極性平權措施, 為的是保障女生的就學權益,並平衡男性過多的科系◦ 可是, 這樣的鼓勵措施, 其背後的邏輯經常是希望女生像男生一樣好◦ 這點從另一份研究可以得到印証, 該研究指出, 雖然男生在校的成績普遍比女生差, 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 男生卻比女生快樂多◦ 主流的兩性平權論述習慣性地認為, 要達到兩性平權的最主要方法便是讓女生享受與男生一樣的機會與權利(力), 卻疏於檢驗構成兩性不平等關係的結構因素, 例如對兩性的性別角色定義與期待◦

日前瑞典一所初中特別舉行一個小型的師生座談會, 討論為何女生成績比男生好◦ 有趣的是, 不少女學生表示, 女生努力唸書求得好成績是因為有來自家庭、學校甚至是社會上的普遍期望, 認為女生本應規矩唸書, 有一定的儀態, 成績不好的女生是因為懶惰◦ 但是, 男生成績不好卻容易被解釋為好動活潑, 而男生外向也經常被認為是正面的特質, 所以成績不太好不見得對人格有負面的影響◦ 一些男學生也表示, 自己唸書準備考試的心態比較放鬆, 認為差不多就好了◦ 相反地, 許多女學生覺得自己得準備齊全應試◦

這個座談會透露出儘管不少平權法案及措施的通過施行, 社會上對男女兩性的不同定義與期待, 依然不斷地複製不平等的兩性關係◦ 瑞典政府打算廢除大學院校積極性平權措施, 求的是公平兩字, 但這是無法解決結構性的不平等; 再者, 性別只是社會不平等結構中的一項因子, 階級、種族、年齡都與權力運作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