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月,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涉職場霸凌一案,檢方追查出案外案,謝宜容涉嫌在2件採購案中洩密、圖利特定廠商等行為遭起訴,一審法官認為謝宜容涉犯貪污罪、《刑法》洩密罪,也違反《政府採購法》,判謝宜容4年半有期徒刑、褫奪公權3年。
謝被指控在擔任北分署分署長期間涉及職場霸凌,導致一名吳姓基層員工在辦公室輕生。指控內容包括公然侮辱、人身攻擊、摔公文以及其他高壓管理行為。謝在錄音檔曝光,內容顯示謝要求下屬假日待命,並對下屬尖叫飆罵更以公然侮辱、人身攻擊的方式欺凌壓迫基層員工。曾有匿名員工爆料她說過「我是坐直升機來的」等耍官威的言論。而部分公務員合理化侮辱言詞,諸如「傳聲筒」、「浪費大家的時間」、「不要臉的糟東西」、「賤人就是矯情」、「神經病」、「特殊性關係」、「顧人怨」、「不學無術」、「變色龍」、「小丑」、「砲灰」等,從公然侮辱罪判例可見到有判到幾十萬、甚至100萬元,同時在四大報頭版登報道歉。
將侮辱言論轉達給被害人或其他人,且轉達的場合也符合「公然」的要件(例如在公開場合轉述、在大型通訊群組轉發等),該行為也被視為公然侮辱的共同行為人或幫助犯,需負法律責任。即使不是公然場合,只要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的評價受到貶損,仍可能構成民法侵權行為。且依據《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及相關修正條文,主要規範如下:
- 剝奪全部退休金 (俗稱「葉世文條款」)
如果公務人員在職期間涉犯貪污治罪條例或刑法瀆職罪章之罪,且經法院判處以下刑責確定,則會被剝奪全部退休金:
死刑。
無期徒刑。
有期徒刑七年以上。
若已支領退休金,會被追繳回。
- 減少部分退休金
對於涉犯上述貪污或瀆職罪章以外的其他罪行,或刑期較輕者,則依刑期輕重比例減少退休金:
經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七年未滿者,減少**50%**退休金。
經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以上、三年未滿者,減少**30%**退休金。
經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二年未滿者,減少**20%**退休金。
- 停止領受月退休金權利
支領或兼領月退休金的人員,如有以下情形,將停止領受權利,直到原因消失後才能恢復:
被法院判決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犯貪污治罪條例或刑法瀆職罪章之罪,經判刑確定且入監服刑期間。
涉案期間的退休管制
為避免公務員涉案後立即申請退休以規避法律責任,法律也規定在以下情況,其退休申請將不被受理:
經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
在停職、休職期間。
涉嫌內亂罪、外患罪,尚未判決確定者。
謹言慎行,慎言可避災、慎行可少悔。
而台灣國家公務員議題一直是我關注的主題,我曾在2016年9月在《台灣大紀元時報》發表【張老師極短篇】國家公務員(Civil Servants)的極短篇故事。約十多年前藉由故事對話如下:
「其實成為公務員最重要的特點是為人民服務的那顆『榮譽心』,是一種願意無私付出、具備服務熱情的人。這樣的榮譽心是成為公務員的最重要關鍵,為人民服務就是一種榮譽,如果失去了榮譽心,便同時失去勇於任事的積極心態,在公務人員考試制度發展史中,三百多年前,因為當時公務員考試與人事設計制度的不當,導致公務員普遍有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才能全身而退的保守心態,這樣的問題也同時導致國家競爭力的衰退,這是三百多年前的歷史教訓,可是當時的人都沒有思考到這是國家選才制度的問題,所以三百多年後的今天,當時提倡的傳統紙筆測驗都已廢除,全以實境情境考試取代。」
上述對話內容,已直接點出台灣公務員正面對的制度性壓迫,和繁文縟節的壓迫挑戰。謝宜容案也凸顯台灣公務體系的結構性壓迫議題,謝的態度和說詞轉變,已顯現其「土皇帝」不當心態和行為的無知危險性,直接造成無辜人命損失。
當台灣社會大眾因謝案對部分公務員失望之際,我特別介紹一位人類最強國家公務員的真實故事,因我交流過幾個非常有榮譽感的台灣公務員前輩,很多善良可愛的學弟妹也投身公職服務社會,一身熱血,故寫下此文激勵台灣在基層認真工作公務員們的士氣!
熱血可以正向改變一個國家命運,只要掌權的經驗資深主管,不忘當初的理想性,讓新進公務員放膽去拚,因為他們就是年輕時候的你!
Thomas More絕對是熱血勇士,有入世的雄心大志,依照人類好逸惡勞的天性,沒有人會閒閒無事,去斜槓這麼多跨領域專業工作,體力也要強,但Thomas More斜槓國會議員、作家、哲學家、律師、大法官、大使、女性教育倡議家。
奠定Thomas More成為人類最強公務員圖像,是永恆學問力,不是暫時性權力和金錢。
湯瑪斯·摩爾 (Sir Thomas More, born 7 Feb. 1478),年輕時被稱為「全才之人」,公認是英格蘭最傑出的早期現代人文主義者之一,因其著作《烏托邦》(Utopia) 和《理查三世史》(History of King Richard III) 而聞名。
Thomas More其實是人類最強公務員的代表人物。
Thomas More在倫敦和牛津接受了當時最好的教育,精通古希臘語,堅信有必要回歸古典和聖經思想的源頭。在他的整個生命中,他都強調哲學的重要性;即使在他最繁忙的時期,他也將清晨的時間用於學習和反思——正如他寫過的二十本書、291 首詩歌以及現存的 151 封信所證明的那樣,這些都是在積極的公民生活中寫成的。
Thomas More經常將自己稱為「倫敦市民」,並以傑出的律師、法官、國會議員、大使和女性教育的傑出倡導者而聞名;他成為下議院議長、蘭開斯特公爵領地大法官,並在亨利八世國王統治下擔任異端審判官。
直言不諱,官僚系統已荼毒台灣公務體系非常深,已深入骨髓,官僚主義(Bureaucracy),又稱官僚體制或科層體制,指的是一種以層級結構、明確分工、正式規章和程序為特徵的組織形式。儘管官僚主義在現代社會中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中,但它也經常與為配合不知誰設計出來的繁文縟節愚蠢規定,導致怎麼做都會出現效率低下、繁文縟節和官僚作風等負面形象聯繫在一起。
而改變世界的科學巨人Albert Einstein早對官僚主義的四點批評:
1.缺乏效率:官僚體系往往有冗長的程序和繁瑣的規定,導致效率低下,延誤工作進程。
2.扼殺創新:官僚主義強調服從和規則,容易扼殺個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3.阻礙自由思考:官僚體系要求服從上級,容易讓人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變得僵化。
4.個人主義的敵人:愛因斯坦強調個人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自由,而官僚主義恰恰與此對立。
而這樣的官僚體系對效率和創新的阻礙,他認為官僚體系過於繁瑣、僵化,阻礙了工作進展和成果,最終導致工作質量下降,甚至完全停滯。
Sir Thomas More 對於國家官僚體系和權威體制壓迫,他採取了直接勇敢反抗,而不是屈服順服。More身為最強國家公務員拒絕服從國王威權,他被關進倫敦塔監獄,並在囚禁期間寫下了靈修筆記。1535年,他因不肯妥協而殉道。至今More的殉道日為6月22日,他被尊為聖人, 他也被視為律師、公務員和政治人物的主保聖人。面對官僚體系和體制壓迫,甚至在21世紀出現想當土皇帝的謝宜容式錯誤心態和行為,要來合理化剝削壓迫,台灣基層公務員不能輕易妥協和馴化順服,但當務之急,需要有一個系統性革新政治力量作為背後支持,讓台灣基層公務員敢於反抗,這是賴政府要發力完善政策來做到!
文.張天泰 (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