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軍購延宕的消息又成了熱門話題。有人擔心錢花了卻看不見成果,有人懷疑政府的誠意,也有人乾脆問:我們花這麼多錢買飛彈、戰機,真的能換來安全嗎?

這些疑問,其實反映出一件更深的事──人們希望相信國防,但也想被誠實對待。當政府一再強調急迫需求,卻又延遲交貨、資訊不透明,民眾的不信任就會累積。軍購延宕,不只是程序問題,更是信任危機。

但面對日益升高的威脅,強化防衛並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有選擇地活下去。中共軍演、灰色地帶行動、資訊滲透都在提醒我們: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

「投資國防」的真正意思,是投資我們繼續過平常生活的可能。

要讓這份投資值得,我們需要更開放的對話。政府應該主動公布軍購進度、付款節點與延宕原因,不是因為人民不懂專業,而是因為信任需要透明。當民眾能理解軍購的過程,也能看到國防投資帶來的科技研發、就業與產業升級,就會明白這不只是花錢買武器,而是在打造一個更有韌性的社會。

國防的意義,不該只停留在戰場上,而應延伸到我們的日常。讓人們相信:那筆龐大的預算,最後換來的不是恐懼,而是安心。
這就是「投資國防,即投資和平」最簡單也最重要的理由。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