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部公布今年全台一月至七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和去年相比有減少的趨勢,但是台南市死亡人數相較去年不減反增,增幅高居全台第一,交通部表示會制定台南市交通安全提升計畫,搭配科技執法等,期望改善台南市交通不佳的情形,但這些措施是否能在短期改善交通,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台南市身為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與美食等觀光資源,卻常被人詬病交通環境不佳,例如道路設計不良、路幅狹小、無人行道之規劃,身為從小在台南成長與生活的市民,我認為交通問題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與道路設計不佳所造成的共同結果。
在台南的市區或是鄉下小鎮騎腳踏車時,常會發現路邊一整排危停的車輛,加上沒有機慢車道的規劃,造成必須和高速行駛的汽車騎在同一條狹小的道路,相當危險,如果是步行逛街則會發現舊市區沒有完善的人行道規劃,騎樓有時也堆滿雜物或有高低起伏的階梯,若走在外側則必須與汽機車爭道,冒著隨時被擦撞的風險,走在斑馬線也要隨時注意要轉向的汽機車,我認為交通部與台南市必須從頭檢討交通教育與交通規劃,回到以人為本的道路設計,否則在怎麼改善也無法真正解決根本問題。
希望未來政府與人民可以共同努力,逐年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擺脫台灣行人與交通地獄的惡名。
文/謝秉達(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