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聯事件全貌
中國房地產業再掀波瀾,萬科集團董事長辛杰於9月18日開會時突遭帶走,失聯長達24天,消息直到10月中旬才曝光。辛杰原為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今年初臨危受命進駐萬科,被視為「國家隊」救火代表,負責穩住萬科財務危局。然而,尚未見成效,他本人卻先遭調查,萬科隨即宣布其離職。此事件不僅震撼市場,更暴露中國房企與政企關係的深層病灶。
二、制度性黑箱操作
辛杰被帶走的方式與時間點,充滿荒謬與不透明。他是由官方派遣的「救火隊長」,卻在未交代任何具體罪名的情況下「被失聯」近一個月。更離奇的是,萬科原高層至今安然無恙,反倒是新任董事長成了犧牲品。這種「誰不甩鍋誰倒楣」的邏輯,凸顯中共官場的潛規則:不查人、不抓人,就成為替罪羊。辛杰未對前任高層進行清算,反而因「沒抓人」而被清算,荒謬至極。
三、市場信心崩潰與連鎖效應
辛杰失聯事件引發投資人恐慌,萬科股價下跌,市場對中國房地產的信心再度崩潰。萬科原被視為「最後一根支柱」,如今連「支柱」都搖搖欲墜,整個地產供應鏈面臨再度崩盤的風險。更嚴重的是,辛杰掌握深鐵對萬科高達259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審批權,其失聯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引發施工停擺與債務違約。這不只是企業危機,更是制度性風險的全面爆發。
四、中共執政權力凌駕法治
辛杰事件再次證明,中共執政最大的錯誤在於權力凌駕法治。企業治理被黨政干預,決策不透明,責任不明確,導致整個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辛杰的「被失聯」不是法律程序,而是政治操作;不是問責制度,而是權力鬥爭。中共以「穩定」為名,行「清洗」之實,最終只會讓市場更不穩、信心更崩潰。這種體制下,任何改革都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問題永遠無法被解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