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是我們國家的總統,無論您喜歡這個國家叫做「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抑或是「台灣共和國」,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那麼,總統該做些甚麼呢?這還用說,當然是為國人謀求最大的福祉,凡事都該先以國家本位出發,猶有餘力,再基於國際道義責任及於他國,這應該是大家普遍的共識吧!

然而,咱們最親民的賴桑總統,卻著實顛覆大家的三關。賴清德總統日前在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時,先是提及「台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也讓美國再度偉大。」其後又表示「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則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左一句「美國」,又一句「川普」,儘管在人家的節目上多少點釋放點善意,但如此幾近阿諛奉承的馬屁文化,宛若淪為「川普親衛隊」的表態,身為國人的您,覺得怎麼樣呢?尤其是那一句「讓美國再次偉大」,不知看在受關稅衝擊的海嘯第一排產業從業者心中,又是做何感想呢?

針對這議題,本文概分兩部分來談。

首先,「讓美國再度偉大」方面,莫說自家元首表態協助他國偉大很荒謬,更況川普還不時的說著「台灣偷走美國半導體產業」,大家能服氣麼?要知道,川普用以復甦美國製造業與半導體產業的手段,乃利用祭出關稅貿易戰,促使他國本地製造不再具有價格優勢,進而半脅迫式的讓各該產業赴美設廠,增進美國中產階級就業率,最終實現美國經濟的正循環。

這種牽動產業鏈轉移的模式,或許在利潤上有共享共榮的可能(一如賴總統所言,半導體80%利潤在美,所以美國本就具有產業領導地位),但就業面向,那可就是零和遊戲了,美方所得,即為我方所失。若真的要傾全力協助美國建構半導體產業鏈,那麼,您可以想像屆時台灣近年來以「護國神山」建廠軌跡所帶起的地域繁榮景象,會蕭條到甚麼地步麼?光光一個只聞樓梯響階段的輝達恐不來台設總部的消息,就震撼台北在地的房地產市場,更況是更多台積電早已承諾設廠的地區,到時會否人去樓空,成為海市蜃樓夢一場呢?

所以說,「雙贏」自然是合作雙方都希冀促成的結果,但明擺著的,利潤可以共享,產能可以五五分,但職缺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即便半導體人才普遍都有高度興趣赴美發展,但嘉惠了科技人才個人,卻引致台灣陷入人才外流的疑慮,甚或後續引發產業出走後的經濟蕭條,這想都想得到的連鎖效應,身為總統,不該預先防範麼?確定還要一廂情願的助美偉大?

其次,談到「諾貝爾和平獎」,我就問,這獎項若真的頒給川普,大家覺得實至名歸嗎?一個漠視國際貧富懸殊、輕率掀起全球關稅貿易戰,一個將「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一個動輒在國內調動軍隊鎮壓陳抗百姓的總統,是要領甚麼和平獎啦?!
不知道是不是藍白刪預算的緣故,總統府還在用撥接網路,國際常識還停留在遠古時代,真以為美國還是那個「民主同盟」的老大哥,向以「全球警察」自居的正義化身?怎麼會認為川普值得作為和平的表率呢?

如今的美國(其實過去亦然),行事風格就是奉行「國際現實主義」,凡事就是以自家的利益為優先,完全不講「武德」,眼中盡是「利得」。舉凡對美國有利的,再怎麼樣離經叛道的話都敢講,怎麼樣令人意想不到的舉措都能做,關鍵只在於給不給得起價碼而已。
一如先前取消給予賴總統赴美過境的禮遇,就是為了營造川習會的善意,而其後表態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聯大2758號決議,也只是讓自己多點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一樁樁,一件件,您不妨去審視美國對台的所有外交動作,基本上都是建基在「利益」二字。

換言之,倘若賴總統將中國承諾永遠放棄武力犯台的目標,寄託在川普身上,天真以為幾近膜拜投誠式的嘴上說說,就能讓川普起心動念的幫助台灣實現夢想,那也太沒有政治sense了吧!
您說川普願不願意幫這個忙呢?也許會願意,但願意背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大概也跟與中國打一場獨立戰爭差不多,一個是生靈塗炭的武力摧毀,另個是簽賣身契的和平掠奪,對百姓而言,結局有差嗎?

或許可以理解賴總統的表態心境,畢竟處在民調低檔的當前,需要的是盟友的全力相挺,深怕被川普遺棄的情緒,可想而知。然而,在看著美國歷經一波全球關稅掠奪後,準備普發兩千美元給美國人,儼然創造出一波榮景。再回頭看看我國普發個一萬塊都姍姍來遲,過程中還不時要搞情緒勒索,就是要讓您領得很羞恥。兩相對照,賴總統您確定還要讓美國再次偉大?醒醒吧!您是台灣總統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