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跟拍事件爆出後,黃國昌辯稱「國家容不下揭弊者」,這番話引來嘩然。若不明就裡,彷彿他正是揭弊英雄,勇敢對抗體制。然而仔細檢視,這其實是一種徹底的顛倒黑白。
所謂揭弊,在民主社會本應是基於公共利益的正當監督行為,具有程序正義、資訊透明,且與違法侵權劃清界線。但黃國昌的作法卻是動員類似狗仔隊的方式,長期跟監、偷拍,甚至涉及侵犯隱私,再把這些行為冠上吹哨的名義。這不是監督,而是東廠術。
若要形象化這種詭辯,我們不妨打個比方:就像某家有個頑劣的弟弟,趁媽媽在煮玉米濃湯時偷偷往鍋裡撒尿。當長輩發現後斥責,他卻義正辭嚴地抗議:「原來這個家容不下新食譜的研發者」。這樣的邏輯,不僅荒謬,而且侮辱了真正的創新。把惡作劇包裝成實驗,把污染說成改良,把侵犯視為揭弊,這就是黃國昌言辭的真實寫照。
真正的吹哨者,往往冒著職涯、自由甚至生命的風險,揭露隱匿的權力結構與制度弊病。他們依靠文件、證據與公共利益的立場,迫使社會正視問題。例如揭露毒奶粉事件的醫師、揭露稅務黑箱的公務員,乃至國際上揭露監控濫權的史諾登,這些人之所以能贏得社會的尊敬,正在於他們的行動以公眾利益為核心,而非私利、獵巫,或政治鬥爭的工具。
黃國昌若真心相信民主法治,理應清楚區分揭弊與侵犯的界線。當他選擇用偷拍、跟監來製造輿論,把自己塑造成是揭弊的吹哨者,其實反而是在踐踏吹哨精神。他揭開的,不是別人的弊端,而是自己的荒謬。
今日台灣民主社會的挑戰之一,正是如何守護監督與揭弊的正當性。一方面,我們不能讓權力藉由壓制告密者、排擠檢舉人來掩蓋真相;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警惕有人濫用吹哨之名,行侵犯隱私、操弄輿論、甚至政治鬥爭之實。若東廠術能被偽裝成揭弊,那麼民主監督就會淪為最廉價的政治表演秀。
黃國昌的「玉米濃湯新食譜」說法或許能博得短暫的同情,但長遠而言,它讓社會更加是非混淆。民主需要真正的吹哨者,而不是把狗仔術當成正義的惡質政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