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災重創花東與南部地區,國軍弟兄姊妹日夜馳援災區,不眠不休投入搶修道路、架設便橋、清理瓦礫與協助撤離災民。然而,網路上卻出現批評聲浪,有人拿台南過去災情時總統賴清德所言「國軍不能隨意進入民宅」與此次的救災動員相比,指控政府「前後不一」。
這樣的批評忽略了不同情境下的必要考量。過去強調「國軍不得任意進入民宅」,是基於尊重人民隱私與法制的基本原則,避免軍力涉入超越救災需求的行動;而當下重大災情發生,屋舍倒塌、民眾受困,軍方必須第一時間破門搶救,這是拯救生命的迫切需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將兩者混為一談,不僅對救災官兵不公,更會讓第一線付出血汗的努力被無端矮化。
重大天災降臨,是全民共同的苦難。沒有人希望自己家園遭受毀壞,沒有人樂見親友陷入險境。此時此刻,比起相互攻訐,更需要的是社會齊心,讓政府、軍隊、民間志工與各地力量合力投入災後復原。唯有團結,才能讓災民感受到希望,讓重建更快啟動。
政治立場可以不同,但對抗天災的信念必須一致。面對眼前的挑戰,我們應將焦點放在如何協助受災同胞重建生活,而不是消耗在毫無建設性的口水戰裡。國軍辛勤的身影,應該得到肯定與支持,而不是被質疑與抹黑。
天災已經發生,責難無助於復原。呼籲全國上下放下成見,共同守護家園,這才是對災民最大的安慰,也是台灣社會最需要展現的韌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