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台美很快就會達成關稅貿易協議,並指稱在中國攻打台灣的威脅未減的前提下,美方得確保四成晶片製造回流美國。終極目標,則是冀望在川普四年任內,達成美國與台灣各製造五成美國所需晶片的願景,也就是晶片產能台美各半分。
面對盧特尼克這般宛若土匪般的妄語,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僅扼要表示,我方會審慎以對。

我就問問各位,這回應的力度,您覺得怎麼樣呢?

相信我國近年來因著半導體科技產業的崛起,以「矽盾」作為國際外交戰略的構想,用科技島在全球不可或缺地位的優勢,來抵禦中國強大的武力威脅,應該已是國內不分藍綠白的共識。
基此,當美方提出晶片產能「一人一半」的掠奪性提議時,按理,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便悍然拒絕才對,怎麼還需要「審慎以對」呢?莫非政府真有退讓之意、真想將一半產能拱手朝貢?這應該會是綠營自家人也炸鍋的決策吧!(畢竟台積電未來在台建廠藍圖,皆是在諸如嘉義、台南、高雄等綠營本命區。)
畢竟,資源就那麼多,當台美之間必須平均分配產量,等同台灣產能必須對半砍,莫說當前已經籌畫建構中的廠房可能面臨延宕(先前不是才傳出台積電嘉義廠設備可能先赴美,建廠會有所延期麼?),底下的從業人員、乃至於一整個基於科技廠所衍生的民生消費循環,恐怕也都將因此受到衝擊。那種產業出走所引致的經濟蕭條,絕對是災難性的。

更況,不是說簽了保密協定、雙方都不可就談判內容多所透露麼?怎麼整天都光是看到美方人員在放炮,我方卻頻頻三緘其口,對美官員的狂妄談話,也多半選擇忍氣吞聲。試問,這叫做「對等」?又是哪門子的「互惠」?政府假若輕信著美國的安全保證,而悉數的將我國手中僅存的晶片優勢拱手奉上,獨獨只是為了取悅美方,冀望換來更友善的對待,恐怕是緣木求魚吧!
(說實在的,美國若真忌憚中國攻打台灣,較為務實的做法,應該是以保護全球半導體生產基地為由,增加駐守台灣海峽及其周邊的駐軍力度,而不是逕自的把甚麼晶片產能搬走,根本本末倒置吧!)

歷經川普四月份所祭出的全球關稅貿易戰後,端看美國對待各國的伎倆,講難聽點,就是「欺善怕惡」。當你的立場越是不堅定,越是讓美方看出你的依賴情結,他們便會「軟土深掘」,毫不留情地掠奪到底。相反的,假若一己的態度明確,擺明掌握自己的優勢與之談判,才能換來美方妥協再妥協的合宜結果。川普就是典型「柿子挑軟的吃」,我國還要繼續軟下去、姑息川普的貪婪麼?

當然,回歸現實,既然選定了「聯美抗中」的路線,如何不違背美方的外交意志,自然重要。面對美方提出衝擊台灣國本的籲求,全國都應該動起來,這本就不該是執政黨個人的事,而是從總統以降,每一位政治從業者、乃至於底下的人民,都應該同仇敵愾的大事。
換言之,我們真該仿效過往各國與美方進行農產品進口談判的事例,從國會到人民,一致性的展開杯葛與抵禦,即便需要走上街頭,也再所不惜。也唯有這樣的勇氣,才能夠擊潰像盧特尼克這種「鷹派」的狂妄,堅定的為台灣守住「矽盾」的國本。
不覺得美國各界對於商務部這般策略皆表認同,畢竟美國製造所衍生的後續成本疊加問題,最終勢必也會反噬美國科技產業,不見得都是正面助益。然則,假若我們選擇順從接受,按川普的衝動性格,也許就這麼接受了,電子產品通膨漲價事小,台灣從此沒了護國神山的庇佑,才是災難性的開始。

基此,不要再迷信甚麼「保密協定」的說法了,人家美方都講到那邊去了,我們還在三緘其口,這樣對嗎?籲請政府原原本本的將談判籌碼交代清楚,讓民眾清楚了解到台灣在談判桌上的難處,據此才能淬發出同仇敵愾的民氣,在必要時刻,作為國家最堅實的後盾。只要大家願意發揮「同島一命」的精神,任誰想要予取予求的剝削台灣,都將是不可能的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