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舉行,總計有6位合格的候選人參與選舉。包含,一號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二號前國代蔡志弘,三號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四號前副主席郝龍斌,五號前立委鄭麗文,六號前彰化縣長卓伯源。

《中天新聞》舉辦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辯論會。雖然《中天新聞》以國民黨的名義舉辦辯論會。這場辯論是否得到了國民黨官方的批准仍不清楚。但是該活動已在媒體上廣泛宣傳為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辯論會”。

在這場辯論中《中天新聞》卻僅邀羅智強、鄭麗文、張亞中、郝龍斌等4人。但是沒有給排除其他兩名候選人的理由。 未獲邀參與的候選人、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出現在辯論現場要求參加辯論。儘管其中一位受邀候選人郝龍斌決定不出席辯論,舞台上有一個空位。但卓伯源仍被禁止參與辯論。他七次試圖進入辯論舞台都被拒絕,甚至遭到武力阻攔。這次事件傳遞出什麼樣的訊息?

本屆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包含,一號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 (外省人)、二號前國代蔡志弘 (本省人),三號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 (外省人),四號前副主席郝龍斌 (外省人),五號前立委鄭麗文 (外省人),六號前彰化縣長卓伯源 (本省人)。根據"省籍"來源,被拒絕參加的兩人是 (本省人) 。其他四位候選人是 (外省人) 。人們忍不住要質疑本省籍和外省籍是不是被用作區分線決定誰有資格參加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辯論?郝龍斌 (外省人) 受邀,但他並未出現在辯論舞台上。他是不是感覺到這個安排有些不對勁,才決定不參加公開辯論? 而是選擇私下拜會了兩位國民黨外省籍的高層。

二戰後一群國民黨政府官員隨蔣軍來到台灣.  他們佔據了政府行政部門的關鍵職位,而台灣人則擔任一些小職位。這讓外省人感受到他們是優越的統治菁英。 這些政府官員的能力差異很大。有些官員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紮實的政策知識和執政經驗。他們確實在穩定政府和經濟成長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蔣經國意識到回歸中國已成遙不可及的夢想,他決定,國家不能只由外省籍精英來統治。他推動 ”催台菁” 政策。開始啟用年輕有能力的台灣人才, 讓他們進入政府體系和國民黨決策層面。 之後,國民黨主席, 黨高層和政府組織都有來自本省和外省的成員。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在立法院取得多數席位,國民黨在黨部、各大城市及各省的領導階層及立法院均被外省籍黨員所佔據。這一輩國民黨領導成員與更早的國民黨老成員有顯著差異。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奪回台灣的執政權力。他們沒有推動改善政府體系的政策或立法,而是企圖破壞司法、行政及立法。結果引發了公民團體主導的大規模罷免國民黨立委運動。雖然罷免運動沒有成功,但這也迫使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他不會尋求連任。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只允許外省候選人參加辯論,顯然是進一步將本省籍候選人排除在公平競爭之外。顯而易見,國民黨在黨主席選舉中已經批准了6名合格候選人,但在辯論中,國民黨卻允許《中天》安排辯論。 《中天》媒體以其親中、支持統一的立場而聞名,並受到中共的嚴格控制。國民黨會為自己辯解,聲稱這是媒體的決定,國民黨沒有參與。媒體聲稱他們是獨立機構,邀請誰參加辯論是他們的決定,與國民黨無關。利用這種策略,國民黨現在可以聲稱自己無可指責。

這件事雖然看起來像是一齣政治鬧劇,但一旦撥開表面的偽裝,就能清楚看到,這是試圖讓時代進步的巨輪倒轉。絕大多數生活在台灣的民眾,在形成共同的台灣認同的過程中,已經淡化了省籍意識。主導大規模罷免國民黨立委運動公民團體的許多活躍成員和志工都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外省子女. 它們在台灣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問他們國籍是什麼,絕大多數人都會說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他們國家族群認同的立場很明確:他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他們更看重於他們的生活方式.  他們選擇生活在一個民主社會,擁有自由繁榮的經濟體系、政府保護和尊重人權, 保護個人言論自由, 保護個人財產所有權,讓個人能夠安全地競爭和成長,政府則為社會中弱勢群體提供安全網。每個人都可以享有公平的醫療制度和公平的退休制度的保障。司法制度對所有人都公平,立法者會考慮整個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福祉。這正是大多數台灣人所期盼的。他們不想活在獨裁政府的牢牢控制之下。

從三位辯論者的發言來看,他們的共同主題是反民進黨、反賴總統。民眾最關心的兩岸政策及台灣的主權的議題上, 張亞中支持促進統一、羅智強表達親中立場、鄭麗文堅持保衛中華民國、反台獨。雖然郝龍斌沒有參與辯論,但他過去的立場與鄭麗文堅持保衛中華民國比較相似。  如何整頓立法院的混亂.  他們都表示會支持國民黨立委的立法行為。三位候選人不關心立法院國民黨立委的行事後果,會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政府部門的權力需要相互的制衡。法治社會的有序運作才能夠自我調整。政府部門權力平衡的政府是我們台灣人民所期盼的。

回顧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辯論會的事件,我突然感到背脊發涼,當省籍意識正逐漸消失時,新一代的年輕人在台灣出生長大,他們的國家認同是台灣人。隨著老化進程的推進,國民黨自稱「精英」的中國人正逐漸減少。現在自稱”精英” 的外省人試圖透過排除台灣人參與國民黨主席的選舉來維持他們在政黨內的主導地位。國民黨及其親中媒體正在營造一種氛圍,試圖重新喚起過去陳年老舊的省籍意識來誤導台灣人.  只有高級外省人才有資格領導國民黨。只有高級外省人才有資格當總統。國民黨6名主席候選人中,只有兩人郝龍斌和卓伯源有行政經驗.  其餘四名候選人均沒有任何行政或組織經驗,為何要將一位擁有行政經驗和組織能力的本省候選人 ,卓伯源, 排除在公平競爭之外?台灣人必須看清楚,國民黨並非源自台灣的政黨,目前的國民黨高層, 不同於蔣經國時代, 國民黨現任領導階層沒有想要將國民黨的根深植於台灣。他們持續將台灣人排除在國民黨高層領導之外,其兩岸政策也非以台灣及其人民的福祉為中心。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是侵蝕台灣國安的亂源.  只有將國民黨驅逐出台灣這個島國,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安定祥和的國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