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8日有立法委員與民團召開記者會,抨擊屏東東港海事學校的學務主任以維護畢業旅行安全為由搜學生書包,是侵犯人權,教育部當時表示將專案查處。同年,2023年12月25日中午,新北市發生學生割頸案,校園安全問題又成為教育焦點。教育部為此校園安全問題,於2024年2月5日在「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定學校搜書包規定,教育部等同平反、默認搜書包有助於維謢校園安全。僅13個月不到,教育部態度竟可如此大反轉,令基層教師深感教育部政策反覆無常,有老師因此不敢搜書包。

    新北市割頸案後經過一年,教育部在2025年才提出「補助增置學務人力」及「補助國民中學設置副組長」兩大方案,宣稱全面支持校園安全。但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披露:「副組長」方案僅限61班以上的國中申請,但全台僅40校符合資格,占國中比例僅5%。學務處業務量大增,教育部卻不積極增加學校人力,讓很多教師懷疑:教育部如此明顯人力配套不足之政策,可能只是在應付而不是真的要落實。

    此外,教育部一方面高喊「行政減量」,另一方面卻提出「班班有鮮奶」、「愛心球」等政策,這些政策也是明顯配套不足而難以執行,只會徒增學校行政及基層教師額外負擔,完全背離「行政減量」的意義及目的。

    最後,筆者在此呼籲教育部在制訂任何政策之前,務必考查一線教育現場實際狀況,以免推出教育政策之後讓人覺得:教育部與教育現場是處於平行時空,並且教育部反覆無常、配套不足的不當教育政策,非但不能減低行政負擔,反而只會導致「行政減量」淪為空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