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日前宣布,自今年12月起對53個與其建交的非洲國家實施零關稅待遇,形同對整個非洲祭出經貿紅利,表面上看似經濟合作,實則再明顯不過的地緣政治操作,是「用關稅收買人心、用市場換取承認」的典型中共統戰伎倆。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名單獨獨排除與台灣維持邦交的史瓦帝尼,這並非遺漏,而是刻意的懲罰,中共所謂的「互利共贏」,其實是「你若承認台灣,我就封殺你市場」的赤裸勒索,將中國經濟利益綁進國際外交,是慷13億人之慨,換取一黨威權擴張。

在全球南方國家尋求脫離殖民體制、爭取自主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中共這種「假發展之名,行控制之實」的戰略已非首次,從一帶一路到現在的零關稅政策,中共大撒幣、高貸款、貿易承諾,表面扶貧,實則設局,讓多國陷入債務泥沼,經濟自主性全面倒退。這不是合作,而是以經濟依賴換取政治臣服的變相殖民。

台灣應認清:這不僅是外交打壓,更是對台灣民主存在的威脅,史瓦帝尼如今被中共刻意排除,正是對我國邦交國的赤裸警告,與其被動防守,我們應主動出擊,在全球南方重新定位台灣價值—我們雖無法與中共在市場規模上競爭,但我們可提供透明、平等、不附政治交換的合作模式,真正與民主夥伴共創未來。

同時台灣社會必須警惕中共藉由這種「經濟利誘外交孤立」的手段擴張其國際正當性,一旦世界各地習慣了以市場換承認的邏輯,未來的民主陣營將更加分崩離析。

北京在非洲撒錢,不是善意的發展援助,而是下一場全球對抗民主自由秩序的鋪路工程。我們不能坐視其行,台灣也必須成為對抗威權滲透的積極一環。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