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早已不再是商業神話,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算計。英國金融時報的《蘋果在中國》一書,揭露了執行長提姆·庫克為了討好北京,不惜犧牲公司核心價值、出賣用戶隱私,最終催生出龐大的紅色供應鏈。這不僅是蘋果的悲歌,更是全球科技巨頭面對中共極權時,道德淪喪的警鐘。當追求利潤凌駕於普世價值之上,科技巨頭的權力,將成為獨裁政權迫害異己的工具。
一、 庫克的北京攻略:隱忍與妥協
庫克接手蘋果後,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為了鞏固在華地位,庫克採取了「隱忍」與「妥協」的策略。他對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默不作聲,甚至主動下架VPN應用程式,配合政府監控。為了迎合北京的「清零政策」,庫克不惜將生產線轉移至中國,深度融入紅色供應鏈,使得蘋果的命脈牢牢掌握在北京手中。這種短視近利的做法,不僅讓蘋果深陷中共的政治泥淖,更助長了中共的科技極權。
二、 紅色供應鏈的崛起:科技巨頭的幫兇
蘋果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在中國的供應鏈,卻也間接成為中共侵犯人權的幫兇。新疆維吾爾族的人權危機,早已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蘋果卻持續與涉及強迫勞動的中國供應商合作,無視數以萬計的維吾爾族人民的苦難。這種對人權的漠視,是對自由民主價值觀的背叛,也是科技巨頭為了追求利益,甘願與邪惡政權同流合污的鐵證。
三、 蘋果的困境:自由世界的警鐘
蘋果的案例,凸顯了全球科技巨頭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兩難。一方面,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令人垂涎;另一方面,中共的極權統治卻對科技公司的道德底線構成嚴峻挑戰。蘋果的選擇,為其他科技公司敲響了警鐘: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必須堅守普世價值,否則終將付出沉重的代價。更重要的是,自由世界必須團結起來,抵制中共的科技霸權,避免科技巨頭成為獨裁政權的幫兇。
蘋果的例子,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科技巨頭在面對中共極權時的掙扎與妥協。庫克的「北京攻略」不僅未能為蘋果帶來長遠的成功,反而使其深陷政治漩渦,甚至成為中共科技極權的幫兇。這也警示我們,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更應堅守自由民主的價值觀。我們必須共同抵制中共的科技霸權,防止科技巨頭淪為獨裁政權的工具,維護全球科技發展的自由與開放,捍衛人類的共同價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