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賴清德主權基金的戰略意義與挑戰
2025.05.29 | 08:49
近日,總統賴清德宣佈將成立主權基金,引發各界熱議。在全球地緣政治日益複雜、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此舉不僅牽動台灣的財政策略,更關乎國家長遠的戰略利益。相較於既有的國發基金、國安基金及台杉投資,主權基金更著重於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以及在全球市場中尋求更高的投資回報。面對中國持續擴大的影響力,台灣更需善用此基金,提升自身的經濟韌性與國際競爭力。然而,如何有效運作、避免政治干預,並在複雜的國際情勢中找到立足點,將是主權基金面臨的重大挑戰。一、戰略佈局與經濟韌性:超越傳統基金的格局有別於國發基金偏重國內產業扶植,以及國安基金的穩定股市功能,主權基金的核心目標,在於透過投資全球市場,追求更高的長期回報。這不僅僅是財務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主權基金能成為台灣對外連結、拓展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例如,投資於全球關鍵科技產業、掌握未來產業趨勢,或是參與基礎建設、能源轉型等領域,都有助於提升台灣的經濟韌性,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此外,透過與國際級主權基金(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韓國投資公司KIC)的合作,更能拓展台灣的國際視野,學習先進的投資經驗,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的經濟實力。二、AI時代的挑戰與機遇:科技投資的關鍵布局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主權基金的成立,無疑為台灣布局未來科技產業提供了絕佳機會。例如,投資於AI晶片設計、高效能運算、雲端服務等領域,將能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帶來新的動能。然而,面對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崛起,以及美國對科技產業的管制,主權基金在投資標的、風險控管上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基金在投資決策上,應審慎評估各國的地緣政治風險,並與國際級投資機構合作,提升專業能力,確保投資效益。此外,基金也應積極推動國內AI人才培育,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三、透明化與專業性:確保基金的有效運作主權基金的成功,仰賴其透明化、專業化與獨立性。透明的資訊公開,能有效降低政治干預的風險,確保基金的投資決策符合國家利益,而非特定政治人物或集團的私利。此外,基金的運作應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並聘用具備豐富經驗的專業經理人團隊,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中,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基金也應定期向國會報告營運狀況,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以提升公信力。唯有如此,主權基金才能真正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引擎,並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總結:迎戰地緣政治風暴,開創台灣經濟新格局賴清德政府成立主權基金的舉措,不僅展現了台灣積極擁抱全球化的決心,更體現了台灣提升經濟韌性、強化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思維。面對中國持續擴張的影響力,以及複雜的地緣政治挑戰,台灣更需善用主權基金,積極參與全球市場,掌握產業發展趨勢。然而,基金的運作必須謹慎,避免政治干預,並確保其透明化、專業化與獨立性。唯有如此,主權基金才能真正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引擎,並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為台灣開創更美好的未來。台灣人民也應共同監督,確保這項重要的國家政策,能真正為台灣的利益服務,共同抵禦中共的威脅,並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