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於1971年通過,其主要內容是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排除中華民國代表參與聯合國機構。然而,這項決議從未針對台灣的主權地位做出明確認定,更未授權中共對台灣行使主權。當時聯合國多數會員國僅就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進行表決,並未承認北京對台主張。

然而中共卻刻意扭曲2758號決議的內涵,對外宣稱聯合國已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進而在國際場域強推「一中原則」作為普世共識,並藉此打壓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這種操作正是其對台法律戰的核心策略之一,藉由混淆法律與政治的界線,製造台灣主權模糊的國際認知。

北京對台政策已從過往的「反對台獨」逐漸轉向更主動的「推動統一」。這不再只是防守式的抵制獨立,而是透過結合法律、經濟、外交、資訊等手段,試圖在不發動熱戰的情況下逐步達成對台政治控制。這種「無聲統一」的策略,尤其倚重兩項工具:法律戰與經濟脅迫。

在法律戰方面,中共不斷聲稱對台擁有司法管轄權,並尋求以其法律架構介入台灣內政,尤其在選舉、主權認定與國際參與上施加壓力。經濟戰則以「利誘與懲罰」並進,一方面透過各種名目的「惠台措施」、產業融合計畫吸引特定群體依賴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則對「違反政治正確」的台灣企業與產業實施報復性限制,例如曾針對台灣農漁產品如鳳梨、石斑魚、酒類等進行進口封鎖,以此作為懲罰與政治警告。

這些手段背後的目標,不只是經濟利益,而是試圖分化台灣內部、操作輿論、影響民主程序。根據美方智庫的評估,2026年地方選舉極可能成為中共法律與經濟滲透的「測試場」。北京或將進一步透過境外資金、親中媒體、社群平台與經濟工具干預台灣選舉,為2028總統大選鋪路,企圖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操縱台灣政治局勢。

中共當前的對台策略已從過去的軍事威懾升級為系統性的混合戰爭,透過法律、經濟、資訊與外交手段的交互運作,全面侵蝕台灣的民主體制與主權空間。面對這場無聲但致命的戰爭,台灣社會與政府需高度警覺,強化民主防線,健全資訊安全、經濟韌性與法律對抗機制,並深化與民主盟邦的合作,共同抵禦中共對自由體制的滲透與破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