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臺滲透策略日趨複合化,從過往鎖定高階軍官、情資核心人員,逐漸擴展為對國軍基層廣泛吸收的全方位滲透模式,根據國防部送交立法院的報告,中共運用黑道、地下錢莊、掩護公司、宮廟與社團等多重管道滲透軍中,手法從金錢利誘、債務壓力、退役引介、網路勾聯到拍攝宣誓影片,顯示其對我國軍事體系進行結構性破壞的圖謀日益嚴重。尤其在新興科技與網路滲透工具助攻下,國軍基層官兵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戰與認知滲透威脅。面對中共滲透策略升級,我方保防機制與安全審查作業亟須調整強化,以防止潛在共諜破口進一步侵蝕軍隊核心安全。以下將從中共吸收模式轉變、操作手法深化、基層官兵脆弱點與我方反制機制四方面進行分析。

從高階策反到基層收網

過往中共吸收目標以具有情報價值的高階軍官、戰管飛行與軍機維修人員為主,企圖迅速取得機敏情報與戰備部署細節。然而近期破獲案件顯示,中共已調整策略,轉向「由下而上」的收網模式,大量接觸基層官、士、兵,藉由金錢援助或債務脅迫等方式逐步滲透。這種方式風險低、成本小,且一旦建立穩定通訊鏈,即能持續蒐集單位內部運作、勤務安排甚至安全疏失等資訊,有助於中共構築精準的敵情資料庫,進一步擬定軍事或認知攻勢。這也使得國軍基層成為防諜工作的關鍵防線,若無及時偵測與防範,極可能形成系統性滲透裂縫。

滲透手法升級:網路結合多層組織管道

中共滲透國軍的方式不再侷限於人際引介,而是運用網路、金流與地下組織交織構建滲透網路。國防部指出,中共常透過黑道幫派、宗教宮廟、地方社團與地下金融體系接觸目標,先以「兄弟情誼」或「宗教信仰」建立聯繫,再以經濟支援、協助還債等方式收買人心。其後可能安排赴境外旅遊會晤,甚至直接拍攝宣誓效忠影片作為控制與脅迫工具。此外,中共在新冠疫情後更轉向網路滲透,假冒國軍前輩、政治支持者或愛國團體成員,透過社群私訊接觸潛在對象,結合「低成本、高滲透」的策略進行長期培植。這種手法潛藏性高、追查難度大,對傳統保防機制形成嚴峻挑戰。

金錢壓力成破口,基層官兵的結構性弱點

根據統計,多數遭吸收之國軍人員存在明顯財務壓力,這也成為中共策反的主要切入點。基層官兵薪資較低,且多數年輕官兵缺乏風險意識與保密自覺,對金錢援助、短期回報抱持僥倖心理,成為中共滲透的高危對象。此外,部分官兵可能因賭債、消費貸款、家庭經濟重擔等陷入財務困境,一旦中共掌握其債務資訊,便能以債務脅迫結合利益引誘達成控制。國防部資料顯示,中共以「幫你還債、幫你照顧家人」為名義切入,要求對方提供簡單勤務表、值勤紀錄等作為初步測試,待關係穩定後再逐步索取機敏資訊,甚至安排赴境外接觸,拍攝具威脅性的影片作為要脅工具。

強化保防與動態查核制度

面對滲透態樣演進與對象下沉,國防部已提出多項強化機制。包括定期與不定期實施涉密人員安全調查、建立接密資格認證制度,並將查核結果建置於電子兵資系統供人事單位調派參考;此外,依涉密等級分層查核官兵是否涉有品德缺失、違紀、財務異常等風險指標,並與財稅、戶政、出入境等單位協查交叉驗證。一旦人員升遷、調職或接觸更高層級機密,則自動觸發調查機制,以動態方式掌握風險變化。更重要的是,針對金錢壓力與心理脆弱族群,應加強心理輔導、財務管理課程與廉政宣導,結合部隊幹部對基層人員狀況的主動觀察,從人本角度構築更前端的防滲體系,真正將保防防線向內深化,從制度到文化形成國軍的內建安全屏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