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雄大學與中山大學傳出併校的計畫,引發中山部分師生強烈反彈,甚至在網路上掀起「拒絕被拖累」的聲浪。許多反對意見從學術排名、校譽角度出發,擔心併校會影響中山的品質。然而,這次併校關乎的不是單一學校利益,而是整體高等教育資源的整併與升級,若只從單一學校本位思考出發,恐怕不是這樣。
身為高雄大學學生,我想從我們的角度出發,談談為什麼我們支持這次併校計畫。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高雄大學的校地面積非常寬廣,校園設施新穎,還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與未來發展潛力。尤其在地理位置上,高大位於楠梓,正是台積電進駐的科技重鎮,隨著科技園區與半導體產業聚落成形,高大在地理與產學資源上的優勢,正在快速顯現。
反觀中山大學,雖然歷史悠久、聲望卓著,但校園位於壽山與西子灣之間,腹地狹小、空間受限,未來若想進一步擴張系所或建設新設施,恐怕相當困難。也因此,併校其實不是誰併誰的問題,而是資源互補的關係。中山可以借助高大的空間優勢與地區發展機會,而高大則能藉中山的品牌與國際能見度一同向上。這樣的雙贏局面,恐怕不是一句「高大會拖累中山」就能抹煞的。
我理解中山同學對傳統與校譽的重視,但我也想表達,高大不是「等著被救」的學校,而是站在轉型前沿、積極尋求合作的夥伴。我們不是來分享榮耀的附庸,而是願意一起承擔責任、共同向前的隊友。
併校的本質,是讓南部高教有機會突破既有侷限,站上更高的舞台,所以希望校方能夠進一步說明整併後的具體規劃,也希望中山的朋友們能多一點理解與開放的對話空間。畢竟,我們都是為了讓高雄更好,而不是彼此批評謾罵。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