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局勢持續動盪,台灣所處的印太地區更是地緣政治角力的核心,中共透過軍事演習、聯合戰備警巡、灰色地帶戰術與認知作戰等多重手段,意圖改變台海現狀。在此狀況下,國防部依據《國防法》第31條規定,於今年公布最新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全面檢視國防發展現況,並針對未來挑戰提出具體應對方案,以確保國軍能夠應對複雜戰場環境,維護國家安全。
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是重點,包括精準打擊武器的籌獲與部署,如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等,以強化聯合防空、制海及反登陸能力。此外,無人機作戰與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的發展也將提升戰場效能,使國軍更具戰略靈活性。在戰略層面,國軍強調「快速平戰轉換」、「戰力保存」、「重層防禦」與「軍民整合」,目標是拖延敵軍進攻時間、削弱其戰力,最終迫使其作戰任務失敗。
114年QDR 中,台灣善用地理防禦優勢,搭配多層次戰力組建,以「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為核心原則,建構陸、海、空、網路等多領域作戰能力,並納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構想。此外,首度將台美軍事交流列納入第六章「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的第一節「深化台美軍事交流」。相較於過往QDR對台美軍事合作的篇幅,此次內容顯著增加,顯示雙方夥伴關係的進一步深化。
國防部強調,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戰略夥伴,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包括高層戰略對話、國安政策互訪、聯合兵推、觀摩軍演、情資分享、軍備科研與國防產業合作等。透過這些合作,台灣不僅能強化防衛能力,也能提升與國際夥伴的安全連結,增強嚇阻能力,防止中共以武力改變現狀。
除了軍事戰力的提升,QDR亦重視全社會防衛韌性。政府將持續推動動員機制優化、民防能量提升、戰災防護救助等措施,確保全民能在戰時迅速轉換為有效的支援力量。
面對中共持續的軍事施壓,台灣必須在國防戰略上持續精進,不僅強化自身防衛能力,更要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軍事合作,建立更堅強的區域安全網絡。透過完整的戰略規劃、堅實的國防建設與全民的共同努力,台灣展現出堅守國家安全與維護台海穩定的決心。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