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於4月1日再次在臺灣周邊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並首度透過東部戰區發布的《除妖除魔》影片,直接將臺北101大樓、漢口街等具代表性的地標納入模擬攻擊畫面,公然展示飛彈瞄準我國首都核心區域的戰爭威脅;更進一步,以動畫影片醜化總統賴清德,內容不僅帶有強烈侮辱性,也將政治對手刻畫為妖魔,透過視覺敘事進行認知作戰,這些動作不僅加劇台海緊張,更顯示中共正在將文宣操作、軍事恫嚇、心理戰多線整合,企圖全面壓制臺灣主體意識與國際支持,以下將從軍事威嚇升級、首都標定警訊、認知戰滲透及我方反制建議四個層面進行分析。

聯合兵種演訓瞄準「實戰」

中共此次軍演由解放軍東部戰區主導,動用陸、海、空、火箭軍四大兵種,進行「多向抵近」、「海空戰備警巡」與「要域封控」等科目,已明顯不同於過往「常態巡弋」的威懾性質,透過兵力部署與戰術模擬,中共意圖傳達其具備「快速奪島」、「斬首行動」的實戰能力,目標不僅在於展示武力,更在心理層面強化「攻臺可行」的訊號,此舉一方面意在對臺實施軍事壓迫,另一方面也在向美日等盟邦傳達對臺議題的戰爭邊緣姿態,試圖逼迫他國降低對臺支持強度。

首都標定警訊:對臺心理戰與威嚇行動升級

影片中明確標定臺北市中正區、台北101、漢口街等具象地點,反映出中共在軍演中已不再隱諱其對首都中心的直接威懾意圖。這種影像操作帶有高度心理戰成分,目的在於對我國民眾形成具體的戰爭畫面,強化恐懼與不安,尤其是在總統府與金融地標皆被納入目標後,更加突顯中共欲摧毀臺灣象徵性資產的用心。這種明確標定首都核心區域的行徑,不僅違反國際對和平解決爭端的基本原則,也可能在意外升溫情勢下,成為擦槍走火的導火線。

將政治醜化包裝為國家敘事

在軍事恫嚇之外,中共透過動畫影片《殼》,將賴清德醜化為「毒蟲」、「妖魔」,並以四隻手象徵其貪腐、破壞、操控黨產等惡意敘事,嘗試將其政治領導正當性徹底抹黑。動畫中出現神似柯文哲與蔣介石的角色,暗示臺灣內部政治混亂與失序,藉此削弱民眾對民選政府的信任與認同。此類政治醜化宣傳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中共多年來對臺「認知作戰」的一環,目的在於破壞我國民主制度正當性,並試圖在選舉與國內議題中,擴大分化、操作仇恨情緒。

反制建堅守主權、整合多線因應戰略

面對中共軍演與政治攻擊的複合式壓力,臺灣應從多方面同步強化應對。戰略溝通層面,政府應即時向國內外清楚說明中共軍演真實意圖,強化全民對國軍與政府的信心,並防止恐慌蔓延。在心理韌性建設方面,應透過教育與社會資源培力,提升全民對假訊息與威脅畫面的辨識與心理抵抗力。對外則需主動與美、日、歐洲等民主夥伴國分享中共對臺軍事與認知操作情報,強化國際共識與應對機制。而在資訊戰反制上,應成立跨部會應變小組,針對中共製播的影像與敘事進行系統性揭露與駁斥,避免虛假資訊滲透社會。

結語:
此次中共軍演不僅在軍事層面升級,更在認知操作上露骨地鎖定臺灣核心區域與總統人物,企圖結合心理威脅與政治醜化,全面施壓臺灣。對此,我方唯有團結民心、強化社會韌性並穩固對外支持,方能在壓力下堅守民主主權,讓中共的操作無法撼動臺灣立場。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