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在臺海地區頻繁進行軍事演習,持續透過軍事威嚇、滲透與統戰手段,企圖削弱臺灣的國防能力與社會團結。針對現、退役軍人捲入共諜案的情況,總統賴清德在國安會議上強勢表態,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化國軍內部的反滲透與情報保護機制,以杜絕中共在軍中滲透的破口;此舉不僅顯示政府在國防安全議題上的高度重視,也展現出穩定軍力、提升戰力及防止滲透的堅定決心。以下將從政策方向、執行策略、人力優化及未來展望四個方面,深入分析政府的反制策略及其戰略意涵。
政策方向的正確性
賴清德政府在此次國安會議上針對中共滲透問題,提出一系列政策方向,展現出全面性與務實性,政策涵蓋恢復軍事審判、強化國軍內部反滲透機制以及提升國軍待遇與福利。恢復軍事審判法案將使涉及軍事犯罪的案件由軍事法庭處理,避免軍事案件在普通司法系統中出現冗長與程序錯亂的問題,進一步強化國軍內部的紀律與威懾效果,在強化國軍內部反滲透機制方面,政府將在軍中進行全面背景調查與情報安全管理,針對涉密單位與敏感人員進行定期安全評估,杜絕中共透過利誘、滲透與滲透策反等手法對國軍內部進行分化與操控。透過增加第一線戰鬥部隊的薪資待遇,並提供更完善的退役軍人福利,將有效提高服役吸引力,進一步穩定軍力,形成堅實的國防力量。
執行策略的實質成效
為確保政策落實,政府在執行層面展現出強大的行動力與決心。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代表政府對於軍紀維持與情報保護的高度重視,讓涉及叛亂、洩密與利敵行為的軍事案件,能夠透過軍事專業審判機制迅速裁決,形成內部震懾力;針對國軍內部的滲透風險,政府已建立「軍事情報安全管理中心」,負責全面掌控國軍內部的情報安全,並針對軍中涉密人員進行高規格背景審查與滲透風險評估。針對退役軍人涉及共諜案的問題,政府亦將進一步修訂《陸海空軍刑法》,確保涉及國防安全的案件,能夠迅速處理,杜絕滲透風險擴散;在提升服役吸引力方面,政府調升戰鬥部隊加給與危險津貼,並強化現役軍人福利制度,將軍職打造成具有競爭力的職涯選項。透過改善軍中環境,提升官兵待遇與福利,將有效穩定國軍內部戰力,並強化軍中團隊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人力優化的重要性
針對軍隊人力優化,政府除了防堵中共的滲透行動外,也同步強化人力結構與戰力核心的穩定性。主戰部隊是維持國防戰力的核心,因此在現行政策下,政府已針對主戰部隊進行特別福利調整,確保現役官兵在服役期間,能獲得更高的薪資保障與福利待遇;在基層士官培養方面,政府進一步強化軍中教育訓練,並開放更明確的晉升管道,讓年輕官兵看到軍旅生涯的未來發展,提升長期服役意願。針對女性參軍問題,政府正積極評估擴大徵召範圍,並檢討現行的役期制度,確保未來國軍能夠在人力需求下,靈活應對區域安全挑戰。軍事教育與心理建設亦是此次人力優化的重點。透過增加國軍成員對於「共軍戰法」、「滲透手法」的理解與應對策略,能有效強化基層官兵在面對中共心理戰時的應變能力。強化官兵對於「認知作戰」的理解,將進一步降低中共在心理層面對國軍進行滲透的可能性。
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賴政府已展現強烈的政策執行力,但未來在面對中共不斷升級的軍事與情報威脅下,仍將面臨來自內外部的多重挑戰。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代表國軍在內部管理與司法處理上,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律約束階段。然而,如何確保軍法體系與普通司法體系的銜接,避免出現管轄權重疊或衝突,將是未來政策落實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戰;在反滲透機制方面,未來需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確保國軍、情報單位與司法機關之間的聯動效能,確保在處理涉及國防安全的案件時,具備即時反應與高效處理能力。同時,強化國軍內部的背景審查與情報保護措施,將可有效降低中共透過利誘與滲透策反的風險;深化國際合作將是臺灣強化國防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透過持續深化與美日韓澳等國的軍事合作,臺灣將可在「印太戰略合作」框架下,建立多邊聯防機制,形成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戰略制衡。此外,透過軍事技術合作與情報分享,臺灣可強化對於中共軍事動態的掌握度,進一步提升防衛能力;軍事人力的穩定性,將成為臺灣維持長期戰略平衡的關鍵。政府未來應持續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強化國軍在國內社會的正面形象,吸引更多青年投身軍旅,確保國軍在面對中共軍事威脅時,具備強大的應對能力與持續戰力。
結語
賴政府此次針對中共滲透問題,展現出政策的全面性與戰略高度。透過恢復軍事審判、強化反滲透機制與提高軍職待遇,國軍將在內部管理、情報作戰及人力穩定性方面得到全面升級;未來,若能在制度落實與國際合作上進一步深化,臺灣將能在中共持續升級的軍事威脅下,維持戰略平衡與防衛優勢,確保臺灣國防的穩固與安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