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在面對國際局勢緊張、中國威脅加劇的情況下,對內部親共勢力的警覺顯著提高。在這樣的背景,罷免成為行使民主權力的重要手段,特別針對部分藍營政治人物的親中立場與不當言行。民眾對這些國民黨政治人物在重大國家利益議題上的親中態度感到不滿,認為這背離了台灣的主體意識,因而引發多起罷免行動。這些罷免行動,反映出台灣人民對親共言行的零容忍,也展現出民主社會對政治人物行為的嚴格要求。
在預算審查過程中,國民黨與其民眾黨盟友經常操作議題,試圖分化民意,掩蓋自身問題。民進黨政府的年度預算大多集中於國防、基礎建設與社會福利,旨在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並提升台灣自主能力。然而國民黨卻一再指控這些必要支出是「浮濫編列」,甚至對部分刪減的預算項目進行過度渲染。例如他們聲稱文化部預算削減會摧毀文化產業;但實際上,刪減的金額僅佔總預算的一小部分,且主要針對非必要開支。此外部分媒體跟進宣傳,聲稱體育署預算削減導致國手無法出國比賽,但事實是,削減的金額與參賽經費完全無關。這種操作不僅讓公共討論失焦,也刻意分散對藍營親中立場的注意力,試圖以情緒化操作模糊其在國家安全議題上的曖昧態度。
部分藍營媒體與國民黨政治人物利用自身影響力,刻意帶起負面風向,試圖誤導民眾。例如有些媒體將政府的預算規劃形容為「揮霍無度」,卻避談其背後的國家安全與民生考量。他們選擇性挑出某些預算細項大肆炒作,將其渲染為忽視民眾利益,但對於整體國防建設、經濟振興與文化政策的規劃卻刻意迴避。同時部分國民黨政治人物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情緒化言論,將合理的國防支出或預算成長形容為「挑釁中國」,甚至質疑台灣政府的國際合作,這不僅損害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信任,也讓民眾對未來感到不安。這種負面風向的操作,顯示國民黨試圖挑起民怨,以掩蓋其親中立場在社會中受到的批評。
面對民眾的罷免行動與國際環境的挑戰,國民黨應正視自身問題,擺脫親共標籤,回歸理性監督的角色。作為在野黨,他們應放棄情緒化攻擊與政治算計,並以具體的替代方案展現政策能力。例如在預算審查中,他們應針對認為不合理的支出,提出合理的刪減與分配建議,而非以「浮濫」或「濫用」等空泛標籤模糊視聽。同時藍營媒體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避免斷章取義與過度渲染,讓民眾能全面了解政策的全貌,而非被片面的誤導資訊操弄。
民進黨政府在內外挑戰中展現了積極作為,而在野黨若能真正扮演理性監督者的角色,提出建設性的政策建言,台灣民主將更上一層樓。倘若國民黨繼續依靠親中立場與負面風向操作,只會讓自己在民意中陷入更深的泥淖。唯有放下包袱,真誠回應民眾需求,國民黨才能真正為台灣的未來盡一份力。
潘威佑(社團法人台灣北社秘書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