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再度執政後,他強調「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對台灣提出了挑戰,卻也潛藏著機遇。例如,川普曾要求台灣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10%,並繳交「保護費」。雖然此要求超出台灣的現實能力,但政府仍應逐步增加國防支出,強化軍購合作,尤其是向美方採購先進武器如神盾艦與F-35戰機,同時深化軍事訓練與技術研發的合作。此舉不僅能提升國防實力,亦可鞏固台美關係,保障台灣的主權與自由體制。
經貿戰略中的潛在利好
儘管川普計畫對台灣進口商品徵收高達20%的關稅,並針對台積電徵收晶片稅,要求台灣在美設廠,但台灣半導體產業具有無可取代的技術優勢。美國高科技產業對台積電的依賴度極高,倘若提高進口稅率,勢必增加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美方徵稅措施最終將反映在美國消費者與業者的負擔上,而非直接衝擊台灣的出口收益。
台美防衛合作的契機
儘管川普聲稱如中共攻台,美國將不干預,但台灣應善用美國對台「保護費」的要求,藉此推動智庫研究,強調台灣在維護美國戰略利益上的重要性。透過針對兩岸軍力差距的報告,台灣可以爭取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防衛法」,進一步促使美台簽訂「台美協防條約」。若能成功,美軍駐防台灣將有效威懾中共,達成川普「保護費」外交的雙贏局面。
強化台美經濟合作的潛力
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美國希望台積電在美設立更多生產基地,這其實是台灣深化與美國產業合作的良機。台灣可藉由設廠,促進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學術與技術交流,協助美國培養更多半導體人才。同時,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將進一步提升台灣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吸引美國企業重新考慮在台設廠投資,進而促進台美經濟關係的發展。
結語:危機中的新契機
川普重返政壇,固然帶來經濟與外交政策的巨大變革,但台灣若能靈活應對,將有機會將挑戰轉化為機遇。不論是國防安全還是高科技產業,台灣應該在美國新政府的政策中找到新的合作契機,以確保自身安全與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