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全美共有538張選舉人票,依據美國總統大選採用「選舉人團制度」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即可勝出,我們從歷史軸線來看,2024/7/21拜登退選,民主黨民調低於共和黨,8/5民主黨民調高於共和黨,到10月多民主黨民調一直高過共和黨,直到選前,民主黨與共和黨民調才顯示膠著狀態,直到今天11/6川普贏得總統選舉。網路上,我們隨處可見有許多新聞媒體報導或某些印象麗的人物在網路上說—誰誰誰當選不太好、誰對人民好、對於兩岸議題誰當選比較好等等,我們透過接收這些資訊及本身對與某候選人正面或負面的刻板印象,但我們應該要正面思考一下,選舉的目的是什麼呢?

我們投票會因為政治立場選擇性投票、會因為候選人或政黨的價值觀與理念符合投出我們理想的一票、會因為地方利益投出符合對於某一社區或某些族群有利的一票,也會因為想盡一份權利與義務來投下這神聖的一票。

因此不論誰當選,一般人其實不太受到影響,受益的某些族群可能高興,受影響的族群可能悲憤不已, 我們能做的事,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本分,陪陪家人朋友、好好工作、默默監督、靜靜為弱勢族群伸出援手、實實的為理想付出行動,這才是我們的人生而不是讓生活陷入政治無俚頭的理想與仇恨當中

學生-賴建廷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