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支出與美國的期待

近期,美國智庫專家撰文分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對台政策,指出川普陣營頻頻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並暗示若川普回鍋白宮,可能比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模式,要求台灣提高國防支出作為美國協防的條件。 部分川普陣營外交專家,例如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甚至質疑台灣在充實國防上的步伐緩慢,並主張台灣應將國防支出提高至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至少 5%。 這種「台灣若不多花錢自保,美國就不會協防」的論調,引發許多討論。

台灣的國防努力與地緣政治現實

然而,將台灣的安全與國防支出直接掛鉤,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地緣政治現實。首先,台灣目前的國防支出佔 GDP 的 2.5%,並不遜於多數北約國家。 其次,台灣與中國大陸在經濟與軍事規模上存在巨大差距,即使台灣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也難以單獨抵禦中國大陸的潛在威脅。 更重要的是,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不僅基於台灣自身的國防能力,更關乎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利益和維護區域穩定的承諾。

美台安全合作的發展方向

面對中國大陸日益增長的軍事壓力,美台之間的安全合作不應僅僅局限於軍售和國防支出。台灣應持續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例如投資水雷、移動式防空系統、武裝無人機和反艦飛彈等,並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減少對中國大陸網路和經濟脅迫的脆弱性。 美國則應確保國防預算足以滿足印太司令部在台海衝突中的需求,並考慮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台灣的國防建設。

務實的合作才能確保安全

川普陣營對台灣國防支出的公開施壓,不僅無助於台海安全,反而可能損害美國的威懾力,增加中國大陸誤判的風險。 美台雙方應持續深化安全合作,並以務實的態度共同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挑戰。唯有建立堅實的嚇阻力量,才能有效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