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指出一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用品,如鋼筆、打火機、面紙盒等,都可能成為境外間諜威脅國家安全的工具。該文還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15條,強調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專用間諜器材。儘管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但這篇文章所反映出的中國政府對安全的極端和荒謬的理解,卻令人不寒而慄。
無所不在的敵意:日常用品皆可成「間諜工具」?
中國國家安全部的文章,以近乎驚悚的口吻,描繪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圖像:看似人畜無害的日常用品,都可能隱藏著間諜的陰謀。鋼筆和相機可能暗藏鏡頭,打火機可能裝有竊聽器,甚至連一盒面紙,都可能成為間諜傳遞信息的工具。這種將所有外來事物都視為潛在威脅的思維模式,不僅反映出中國政府對自身安全缺乏自信,更暴露了其對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敵意。
這種將「間諜」的帽子隨意扣在日常用品上的做法,實際上是將複雜的國家安全問題過度簡化,將其歸咎於虛無縹緲的外部敵對勢力,而非從自身尋找問題的根源。這種做法,不僅無助於解決真正的國家安全問題,反而會在民眾中製造恐慌情緒,加劇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以法律之名:無限上綱的反間諜法
中國國家安全部在文中特別引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15條,試圖為其對日常用品的「間諜」指控提供法律依據。然而,法律條文應該是明確且具體的,而不應該成為無限擴大解釋的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15條規定,禁止非法生產、銷售、持有、使用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專用間諜器材。然而,什麼是「專用間諜器材」?法律條文本身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這種模糊的界定,給予了執法者極大的自由裁量權,也為濫用留下了空間。
在缺乏明確法律定義的情況下,任何日常用品,只要被執法者主觀認定為「可能」用於間諜活動,就可能成為被查扣、沒收甚至追究法律責任的對象。這種對法律的任意解讀和應用,不僅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和公信力,更讓民眾生活在恐懼和不確定的陰影之下。
從「面紙盒事件」看中國式安全觀的後果
文章中提到的「面紙盒事件」,更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一個普通的麵紙盒,僅僅因為內置了一個「外形像隨身碟」的設備,就被扣上了「專用間諜器材」的罪名。這種草木皆兵的狀態,不僅讓正常的商業活動和國際交流陷入停滯,更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上陷入了孤立和不信任的境地。
當一個國家將安全凌駕於一切之上,甚至不惜以犧牲公民基本權利和國際形象為代價時,其所謂的「安全」就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不安全」。
中國政府應當反思其過度擴張的安全觀,停止將日常用品妖魔化,並停止濫用法律打壓異見和限制公民自由。只有建立在法治和理性基礎上的國家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才能讓人民真正安居樂業,讓國家真正走向繁榮富強。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