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日報近期一則評論,點出了中國產業發展的「內捲化」現象,並呼籲抵制惡性競爭。評論中,雖然將問題歸咎於企業盲目追逐熱點、地方政府缺乏規劃,並提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決方案,但卻避而不談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中共僵化的經濟體制和缺乏遠見的產業政策。
惡性競爭的表象與根源
「內捲」,意指過度競爭、內耗,最終導致整體效益下降的現象。中國經濟日報的評論以價格戰為例,指出企業為了保住市場佔有率,被迫犧牲研發投入和產品品質,最終導致落後產能排擠先進產能,威脅產業鏈安全。然而,評論卻輕描淡寫地將責任歸咎於企業「沒有看清發展趨勢」、「沒有認清自己」,而忽略了中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事實上,中國產業的「內捲化」現象,正是中共長期以來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發展模式的必然結果。為了追求快速增長,中共政府長期以來偏好以行政手段干預市場,扶持特定產業和企業,導致資源配置扭曲、市場競爭失衡。在這種環境下,企業更傾向於尋求政策紅利和政府關係,而非提升自身競爭力。
地方政府的短視與政策失靈
評論中也點名批評地方政府「忽視產業發展規律」、「人為設置市場壁壘」,導致產業同質性過高、市場分割,加劇了「內捲」程度。然而,這種現象的根源,正是中共的政治體制所致。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往往盲目追逐短期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產業的長期發展和整體效益。此外,中共的「條塊分割」管理模式,也造成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進一步阻礙了市場的自由競爭。
從「內捲」焦慮到體制反思
中國經濟日報的評論,反映出中共官方對於「內捲化」現象的擔憂。然而,僅僅呼籲企業自律、地方政府改進,而迴避對自身體制和政策的反思,無疑是治標不治本。唯有打破僵化的經濟體制,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否則,「內捲」現象只會愈演愈烈,最終將拖垮中國經濟的發展。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