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於7月24日刊出的文章指出,國軍漢光四十號演習宣稱「無劇本」,但實際上,國防部早已澄清此誤解。正確的說法是,演習有詳細的劇本安排,但基於安全和實戰考量,並未提前公開劇本的具體細節。這是為了避免潛在敵人利用公開資訊進行策反或干擾。國防部的此舉旨在保持演習的真實性和不可預測性,確保部隊在面對實戰情境時能夠靈活應變。

 

軍民團結的真實寫照

文中提到民眾揮舞國旗是「作秀」,這種說法未免過於膚淺。實際上,國軍在各地區的戰場經營和民事工作已見成效,這體現在演習過程中,當地民眾自發揮舞國旗、為部隊加油的場景。這不僅是對國軍辛勤付出的支持,也是軍民一心的具體表現。國旗揮舞的場景是國民對國軍信任和支持的象徵,而非僅僅為攝影鏡頭而設。

 

防禦工事的實戰意義

 

文章中批評軍方事先挖好壕溝、碉堡並在演習前填平,稱之為不符實戰。然而,這種批評忽略了防衛作戰的基本原則。由於我國防禦作戰的特性,潛在登陸地區大多數情況下可預測,因此提前設置防禦工事是合理且必要的準備工作。這些工事的設立不僅有助於提升國軍的戰鬥效能,還能提高防衛成功的機率,是一種符合實戰需求的佈署策略。

 

總統換裝的象徵意義

 

最後,文章提到賴清德總統換裝一事,稱之為「擺拍」。此評論未免有失公允。作為國家元首,總統在視察軍事演習時,穿著與現場人員相符的軍裝,是對前線官兵的尊重和支持的表現。此舉不僅能夠提升士氣,也是領導層與軍隊一體的象徵,展現國家高層對國防事務的重視。賴總統的換裝是合乎禮節和職責的舉措,而非所謂的「作秀」。

 

結語

 

總結來看,漢光四十號演習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軍事演習,其目的是提升國軍的實戰能力和應變能力。批評者應當認識到,國軍的每一項演習和決策,都是為了提升國家的防衛能力,保護國民的安全。面對外部威脅,國軍的努力值得肯定和支持,而非無端指責。批評應當基於事實和專業分析,而非片面之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