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但近來,筆者目睹恐龍家長孩子因不服老師管教,說謊損害師長名譽,恐龍家長不管教還亂用「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指責認真教學的學校老師應該反省,企圖合理化孩子說謊汙衊毀謗老師名譽的惡行。

 事實上,「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出自《論語.衛靈公》,意思是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

  那今天孩子做了說謊汙衊毀謗師長名譽的犯罪惡行,恐龍家長還要受害者師長「反求諸己」嗎?

  孔子是聖人,也認為該教則教,該罵則罵,《論語. 公冶長》記載,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因為宰予大白天睡懶覺,孔子長嘆一聲,說:「唉,腐爛的木頭不可雕刻,用糞土堆起的牆也不堪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我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當孔子看到宰予白天睡大覺,氣憤到用「朽木、糞土」之類的話訓斥他,恐龍家長是否要告至聖先師孔子?然後指責孔子不「反求諸己」?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